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他们在记录声音中的“原生态”
· 一份容易被忽视的资源
· 一位沉迷于声音的人
· 墨色一样的质朴与宁静
· 一种和商业接轨的远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份容易被忽视的资源
  康保成教授是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声音的文化记录行动”的首席专家。他借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古语说,其实,风声雨声,声声都是宝,但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康保成教授主持的这项行动旨在记录全国濒危的原生态声音。他和8名研究人员早在前年就开始了这项工作的前期准备。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学者们基本摸清了我国声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并为记录与保护制定了操作规范与细则。

  声音遍地皆是,但要捕捉和录制下符合这些标准的声音,远非易事。此前,康教授对媒体说,记录将绕过一些已引起重视的“热门”声音,发掘不被社会、媒体重视的声音,挽救处于濒危状态的声音。这就更加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了。

  事实上,仅仅是整理已经被收集的声音,也是一件很费时日的工作。上世纪80年代之后,录音机深入到千家万户,不经意间,就会有许多珍贵的声音被保留下来,各地电台更可以说是声音的仓库。

  上海电台不久前开出了一个叫《声音档案》的节目,是由上海音像资料馆广播研发部与电台合作的一个项目。它采取“旁白+采访+音效”的节目形式,把很多久违了的声音重新送到了人们的耳朵里。每天一期的节目中,节目收听率保持上涨势头,充分证明了声音的魅力。

  而当网络“播客”兴起后,声音的收集,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和传播范围。一位称做“南山客”的网友,在他的播客里存放了许多他在旅游途中录制的声音。有黄山的松涛,有普陀的海浪。

  当我们询问他当初的动机,并和他讲了与声音有关的故事之后,他说,本来也就是好玩,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以后他更要留心去做。不仅是他,而且还要告诉周围的朋友,方便的时候就把一些有趣的、珍贵的声音录下来。

  浙江财经学院的杨教授说:“声音是时间变迁和地域变化的见证。我的博士学位读的是音韵学。如果古代有录音设备,我们这个学科里的许多问题早就迎刃而解了。如今,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人来做这件事。”

  他说,20年前的杭州话,跟20年后的杭州话也会不同。环境变了,音质、音感也变了,有些东西,我们看着平常,在后人眼里,就是极具价值的。特别是那些濒危的声音亟待记录和保存。

  浙江文艺台的李老师回忆,上世纪80年代,她进电台不久,还不时出去录制一些大自然的声音。那个时候技术不发达,录音工具很笨重,为了录到自然界里各种虫鸣鸟叫的声音,而且努力达到最佳音效,他们不得不在深更半夜,费很大劲儿把录音工具扛到山上。他们最常去的是北高峰一带,远离人居,夜晚的山上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声音。后来,有些节目里需要一些自然和日常的声音,一般就直接采自购买的光盘,这样的工作就少了。

  现在想起来,她仍然觉得那是一件很有价值,也很浪漫的事。她不知道,那些录音如今去了哪里,现在的夜晚是否还能录到那样纯粹的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3 一份容易被忽视的资源 2007-3-23 浙江日报000132007-03-23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