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他们在记录声音中的“原生态”
· 一份容易被忽视的资源
· 一位沉迷于声音的人
· 墨色一样的质朴与宁静
· 一种和商业接轨的远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作为大师之子,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近日来到父亲的出生地宁海,参加纪念潘天寿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记者独家采访了他。
墨色一样的质朴与宁静
■本报记者 刘一丁 通讯员 陈勇
  在江南绵绵的春雨中,潘公凯来到他的祖籍地——位于东海边的宁海县冠庄。作为大师之子,潘公凯受宁海县政府邀请,走进父亲的出生地,参加纪念潘天寿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

  因为行程安排短暂,活动内容繁多,本报的独家采访居然已是午夜时分。那时,潘公凯已显得相当疲倦。不过,我们的交谈依然充满艺术的激情。

  画家,是这样造就的

  眼前的潘公凯,戴着眼镜,身着灰色呢料便装,气度儒雅,说话严谨而温和,给人深刻的学者印象。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父亲没有直接教我画画。因为我念书时理工科特别好,体育、音乐都拿满分,父亲对我的学习是充分信任,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他从来不问。我在初中的时候,画画也并不多。当时特别喜欢物理,制作能力特别好,像万能电表这样的东西我手工就能做出来。”潘公凯如此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他兴趣广泛,无线电、飞机航模都喜欢。因为潘天寿是一位教育家,不是单纯的画家,他觉得孩子学什么专业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少年潘公凯那时候也没想非得学美术,但也参加了学校开设的美术兴趣小组,在课余调弄丹青。父亲从没有为他开过教授绘画的“小灶”。后来,还是美术兴趣小组的老师建议他报考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潘公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考了第一名。

  尽管潘公凯认为父亲总是让他按照学校正常的教育走,没有过多地管束他的学业与兴趣,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是一般人难以享有的,潘公凯可以在任何时候耳濡目染,获得使其终生受用不尽的知识。学习中国画,临摹名家作品是免不了要下的功夫。然而,虽然潘天寿的绘画技法对潘公凯的创作有很大帮助,但实际上潘公凯并没有临摹父亲的作品,他的临摹对象是吴昌硕和八大山人。

  1978年,潘公凯进浙江美术学院任教,先是讲授人物素描,后来是理论,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写意花卉的创作。去年9月28日至10月4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美术馆1号大厅,为潘公凯主办了题为“静水深流”的国内大型画展。40件作品在中国最高级别的美术馆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静水深流”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在中国水墨画上厚积薄发的潘公凯。

  潘天寿去世后,潘公凯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整理父亲遗留的资料,这一整理的过程对他深入理解中国画创作与中国画理论极有好处。这是一次父子之间、大师与画家之间心有灵犀的激情对话。对话的结果是潘公凯撰写、编著的《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和《潘天寿谈艺录》等艺术著作相继出版发行。

  教育,“父子院长”的共同使命

  潘天寿被誉为中国文人画在20世纪最后一位登峰造极的巨人,他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被称为中国画四大家。潘天寿先生当年面临的是民族艺术遭受西方艺术巨大冲击的局面,他认为中西绘画可以互取所长,但又要泾渭分明,于是,提出了“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学说。上世纪50年代,潘天寿担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后,学院不再套用以素描为唯一造型基础课的西画教学模式,而是按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分科设教。

  1996年,浙江美术学院(后改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担子落到了潘公凯肩上。“父子院长”在美术教育界引为佳话。因为工作的需要,潘公凯在2001年前往中央美术学院担任院长职务,无意中成为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位担任过两所著名美术学院院长的人物。

  如果说,在20世纪中西绘画交汇的特定时期,父亲潘天寿回答了“中国画如何既坚持传统,又借古开今”的命题,那么,50年后摆在儿子潘公凯面前的命题是:在21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处理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和区域文化的关系?中国美术教育如何面对设计类实用美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纯艺术教学的历史转型?

  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后,潘公凯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设计系扩展为设计学院,多招学生,细分专业,充实教师队伍。后来,他又在设计学院建筑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学院。潘公凯认识到,国内建筑专业全部设在理工科大学,建筑教育的发展脱离了能够给予学生艺术熏陶的艺术环境,教育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在部分美术学院恢复设立建筑专业,培养有艺术家气质的建筑师。

  美术教育界人士评价目前中央美术学院最大的变化是,学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经从单一狭窄的学科变成了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学院,从而跻身于世界最美、最大的美术高校行列。

  杭州,心中最美丽的图画

  作为一名画家,潘公凯喜用宿墨作画,在笔墨中求变化,追求 “神韵”、“意境”和“格调”。

  人们发现,潘公凯的绘画作品以荷花题材居多。谈到这个现象,他笑了:“我的祖籍在宁海,但我出生、成长,并且曾经工作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那里的荷花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这时,潘公凯的脑海里肯定浮现出大片的荷花美景,因为他面对着雪白的墙壁说:“国画、油画、版画都可以表现荷花,都很好看,荷花特别有变化。”也许,给潘公凯画笔,他会让白壁瞬间绽放绚丽的荷花。

  接着,这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从感性回归理性:“第一,画传统题材有特殊的情趣,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附加了很多文化寓意。在国外荷花、梅花没有那么复杂,在中国就有特别丰厚的文化寓意。荷花不是荷花本身,而是更多地承载了文化内容。这是中国画比较特殊的地方。第二,我在作品中想表现的是对现实生活有超越性的意境和情怀。我没有画人,从题材上表达一种审美取向和选择。很多画只用墨色,实际上是对质朴的喜爱,我喜欢宁静,喜欢自然的景色。”

  潘公凯永远恋着荷花,爱着西子湖。杭州的湖光山色、历史文化、现代繁华,是他心中最美的图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3 墨色一样的质朴与宁静 ■本报记者 刘一丁 通讯员 陈勇 2007-3-23 48256F32002924A64825729F001C69D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