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浙江经验及其启示
·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长征”书写
· 哲理漫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 交叉科学身安何处?
· 关系社会与地方保护主义
·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须迈四道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与著名企业家冯根生对话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本报记者 高海珍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一面精神旗帜,激发和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这种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其本质上也是一个实践过程,需要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现实行动中。

  要有民族自豪感

  记者: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也包括很多层面,在您心目中,一个爱国的人首先应该是什么样的?

  冯根生:有民族自豪感。有了民族自豪感才能有民族自信心,才能热爱我们的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我们的国家。

  我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当时家里连饭都没的吃,但是那一代人有振兴中华的志气和民族的自信。现在,我们从一个破落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国家,我们应该拥有更多的民族自豪感。可是,现在的年轻人自豪感反倒差了,总是不满足,觉得自己拥有的都是应该有的,自己没有的反倒认为是不应该的。一个没有民族自豪感的人,对自己都没有信心。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一个很不友好的外国记者团到我们国家,其中有个记者问我:“你是党委书记,你们国家就是讲政治,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政治?”我说:“政治就是教育我们的员工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本职工作。哪个国家都有政治,政治不是中国特有的,你们资本主义国家不也是支持你们的资本主义制度吗?”这时,外国记者都不说话了,反倒给予热烈的掌声。这就是一个自信的民族所散发出的力量。

  记者:对于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年轻一代,如何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冯根生:我们并不希望年轻人吃苦,而是要让年轻人记住我们的过去,记住中国的强大是几代人拼搏过来的,这样才能珍惜现在的生活。

  如何用民族精神教育年轻一代?书本上没有。现在的年轻人往往想得太美好了,要么当官,要么做老板,他们不知道,不吃苦是成长不了的。世界上有几个比尔·盖茨?况且他也是吃过苦的。浙江现在很多吃苦过来的人成功了,全世界都刮目相看。但不能只看风光的一面,艰苦的一面必须要让年轻一代看到。我经常会想:当初真应该把我们当时的厂容照下来,这对现在的职工来说,是一份多么好的教材!可惜那时工厂太穷了,别说摄像机,连一架照相机都没有。旧貌没留下来,一位小伙子创作的“厂歌”倒留下了:树根草皮破厂房,黄泥路面篱笆墙,火熬脚踏肩头扛,满眼破灶、桶、锅、筐……”现在呢,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世界中药行业最先进的东西都在我们这里。这就是活教材。

  每个人都是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的践行者

  记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冯根生: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为的是使我们国家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富有。比如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光有正确的路线、正确的理论,没有人去用于实践,改革也不会成功。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就是,在本职岗位上继承、发扬、创新,干一行、爱一行,把民族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我们是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长大的,从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吃过苦,对党的感情是很深的。我们单位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全国试点单位,一位省领导问我,你是怎样教育年轻党员的?我说,一首歌中所唱的“我把党来比母亲”教育了一代人,我现在同样用它教导年轻人,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妈妈的话是应该听的。

  现在一些新员工对单位感情不深,总是喜欢跳槽,有个时髦话,不叫找工作,叫“寻找新的奶酪”,一边想着这个工作,一边又看着那个。要学电视剧《公关小姐》主题歌里唱的:既然已选择了你,从此不会改变。做事业要专心,行行出状元。另外还要有志气,有发挥聪明才智、报效社会的志气,有志气才会创新,幸福的事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闯出来的。

  记者:现在的青年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也有很高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意识,这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吗?

  冯根生:这是好事,因为,旧社会的人是没有梦想的。有人问我,事业这么大,是不是从小就有立志中药改革事业的远大理想?我说不是。那时的孩子没有那么多想象力,只要有饭吃就可以了。什么时候有梦想,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事。1972年杭州第二中药厂成立,上级任命我担任厂长。这本来是个制药的小作坊,一下升格为中药厂,当时的境况可想而知。别人用电影《夜半歌声》中的破庙来形容我们的厂容,这深深地刺痛了我。国宝中药被人看不起,搞中药的人被人看不起,这是什么滋味?我们承认贫穷,不能甘心贫穷;我们承认落后,不能甘心落后。 我当时提出,给我十年时间,一定要建成中国最大的制药厂。可以说,这是民族精神支撑着我。1982年我们的工厂终于也像个工厂了,我又讲了一句,如果有机会让我继续干十年,我一定要建成中国现代化的制药厂。现在也做到了,而且世界一流的设备都在我们这里。从一座落后的中药作坊,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成为中药行业中的佼佼者,离不开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离不开发自内心的为实现“让国药走向世界”的这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现在的年轻人,创新的意识很浓,比老一代好,都想露一手,都想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但民族精神比老一代差。要知道,现在我们有如此大的创业空间,也是几代人的奋斗才实现的。所以要记住过去的历史,要有责任感。一些描写企业改革的影视作品里,常常有这类镜头:新上任的厂长面对众人振臂高呼,两年时间,我一定把企业搞上去,搞不上去我就自动下台!这不是志气。两年你下台,再换个厂长,两年又下台,再换,这样下去,职工全下岗了。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所以,自我价值一定要和社会价值连在一起,才有意义。

  记者: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放在一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对此您怎么理解?

  冯根生:精髓是什么,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这样的,这是我们的脊梁骨,二者也是有机结合的,就像树根和树干,是分不开的。一个民族,和花草树木一样,看其活不活,先要看“根”活不活。树叶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颜色,甚至枯萎凋零,有些枝干还要修剪、嫁接,但只要树根深扎沃土,枝叶一样会茂盛起来。时代精神就是,当春天来了,你得抓住机遇成长起来,但等你长得粗大了,一定要知道,根深才能叶茂,这就是民族精神。所以,有了民族精神才有时代精神,有了时代精神,才有能力发扬民族精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