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以其独特的精神感召力和巨大的想象空间,成为一块备受瞩目的文学“策源地”。除《西行漫记》等外国人的著作外,廉臣(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是最早向世界介绍长征的作品。1937年编辑完成的《红军长征记》,收录了董必武等数十位作者的回忆性文章百余篇,是一部“报告”集。在“十七年”的文坛上,曾出现过话剧《万水千山》和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等一些反映红军长征的短篇小说。
新时期以来的长征书写中,一类作品走上了建构“大历史”的创作之途。如赵蔚的《长征风云》(1987)、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1988)、黎汝清的《湘江之战》(1989)、陈宇的《草地龙虎》(1995)、石钟山的《红土黑血》(1995)、伍近先的《山水狂飙》(1995)、李镜的《大迁徙》(1995)等描写长征的长篇作品。
强烈的纪实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故这些作品可列入纪实文学范畴。与以“大历史”的建构为总体叙述目标的作品不同,中篇小说,如乔良的《灵旗》、程东的《夕阳红》、江奇涛的《马蹄声碎》、赵琪的《苍茫组歌》以及邓一光的长篇小说《走出西草地》等作品则以平视的视角探视长征的细部,触摸它的枝枝蔓蔓,以各自不同的叙事角度和表达方式,力图以此在另外一个层面还原真实的长征。这类书写开辟了解读长征的另一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