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博客,现在人们都知道那是个人的网络日记,那么,教师博客呢?这个属于一个职业人群的网络日记,却有它的一批独特的看客——老师的学生和家长。在网络时代,教师博客架起了老师和家长、学生之间沟通的新桥梁。
在杭州萧山区,从去年年末开始至今,已有160多位教师建立起自己的博客。随着教师博客的普及,这种新型的网络家访模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一个帖子温暖一批人
“心晴小屋”是萧山区德意实验小学朱雪晴老师的博客,以白色、明蓝色的雪人雪山为背景的博客页面,虽然是冷色调,文章却让家长备感沟通的温暖。
在“因为有你,所以温暖”的主题博客上,朱雪晴回忆了班上一个有“两弯细细的眼睛”的男孩小羽的点点滴滴,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这个调皮小男孩的优点。在回帖中,小羽的家长写道:“我就是这个调皮的小男孩的妈妈,昨天还因为他无故的傻笑,放肆的坐姿,和他爸爸一起狠狠批评了他。”老师的话让家长重新审视孩子的优点,“儿子确也有很多可爱的地方,善良,幽默,有爱心”。
同一帖子下,其他家长争相跟帖:“老师能从这样个性的学生身上感受到温暖,作为家长们,只能说一句话,您的温暖不仅只带给了孩子还给了他们家长!”……
博客带来家校沟通方式的改变,在学生身上体现得很明显。“没博客前,妈妈不放心,每天都来看我,找老师啊,带东西给我啊,有了博客,妈妈来的就没那么勤啦!”德意实验小学的高卓挺说。学生成为老师博客的主人翁,这一可能也让孩子们更加努力地要求自己,尽量正面出镜,不要出“糗”。
教师博客,即时的家访
让家长了解孩子,只是教师博客功能的一小部分。博客的“私人会客厅”性质,让家长、学校通过博客展开了即时沟通。
金山小学的朱玉螓老师曾遇到过一名赵同学,孩子聪明但调皮,一学期下来成绩有所下降。赵爸爸是位忙人,有心管教孩子却无从管起,对学校还有一些误解,在“家长评议满意学校”调查中,全班家长就只他写了不满意。朱老师托学生带回字条给家长,从此开始了两人的“网上交流”。
在网络上,赵爸爸坦言自己的难处:他曾饱受知识不够的苦,前两年某著名企业招聘,他信心十足地前去,却因看不懂英文资料而被拒,当时赵爸爸就下决心,不让这一幕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但对于贪玩的儿子,忙碌的爸爸既感分身乏术,也不知从何教起,恨不得辞去工作先教育好孩子。朱玉螓详细告诉了他赵同学的表现,并建议他树立家长的威望,切实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兴趣。通过多次交流,赵爸爸学到了不少针对性的家教经验,对学校的误解冰释了,赵同学的学习习惯也有所改变。
“家长对学校有误会时,面对面沟通往往情绪波动太大,上网时已经冷静下来了,理性的思考对双方沟通更有好处。”德意实验小学的洪成娣老师说。
网络家访能代替传统家访?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遇到家校沟通的困惑,求助的对象有限,而在教师博客上,得到的同行、家长帮助来自四面八方,让教师修炼升级的几率大大升高。
义蓬一小周陆英老师的博客“风铃响起的瞬间”,索性把家校信箱搬到了网上,每周,她的博客都有一封“致206家长朋友的信”,针对教学进程、孩子表现、进步落后情况、孩子需要注意改进的方面作一个详细的每周点评。周信引来的,是每封信后有多达10来名家长的回复,为教师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很清晰的思路。在朱玉螓老师的博客“无花果”上,一篇帖子中提到计划每周抽点时间让孩子念念《三字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很快就有网友上传了《三字经》朗读和视频释义给她。
“博客进行的互动是多方面的,教师、家长、学生,它所下的家教‘药方’,针对性好,反馈快,又及时又高效,传统家访很难达到,”对于教师博客的种种优点,萧山区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评价,但同时他也指出,这种网络家访只能是对过去传统家访的有益补充,不能从根本上取代传统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