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
· 值得敬仰的 科学“隐士”精神
· 头等数学家,常常需要发呆般的冥思
· 解答难题,是打开一扇通往无尽乐趣的大门
· 我知道现在流行自我推销,但我并不认同
· 从自由思考里,得到真正的内心快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知道现在流行自我推销,但我并不认同
  了解佩雷尔曼的人都知道,拒绝领奖是他惯常的做法。

  在普通人看来,他是个十足的“怪人”。他的胡子头发都很长,不修边幅,衣服经常很久不洗。今年40岁的他,至今单身,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因为父亲去世早,佩雷尔曼非常孝敬母亲,据说他当初拒绝美国名校的邀请而坚持回国,原因之一就是牵挂母亲。2003年访问麻省理工学院时,他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携母同行。

  美国数学家说,佩雷尔曼“友善而害羞,对一切物质财富不感兴趣”,他“似乎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纽约州立大学数学家迈克尔·安德森说,“佩雷尔曼来过了,解决了问题,其他的一切对于他都是肤浅的。”

  佩雷尔曼和母亲住在圣彼得堡一所简陋的公寓里。去年12月,他与就职的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闹翻而被辞退,此后只能靠一点积蓄和母亲每月30英镑的养老金糊口。他的一位朋友说,他没钱参加今年的马德里国际数学家大会,也不好意思向别人求助。

  佩雷尔曼对庞加莱猜想的贡献还可能使他另外获得一笔巨额奖金,但数学界同行说,他似乎对此也不感兴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佩雷尔曼强调说,他不想得到如此多的关注,也没有兴趣领奖金。

  佩雷尔曼1966年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一个犹太家庭,他的朋友说,少年时代的佩雷尔曼就表现出数学方面的天分。1982年,16岁的高中生佩雷尔曼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这也是他迄今接受的唯一奖项。

  朋友说,佩雷尔曼的谦逊是出了名的。他经过10年艰苦研究破解了百年难题庞加莱猜想,并把结果贴在了因特网上,让人们自由查看。如果是其他数学家,肯定会交给数学杂志社发表。佩雷尔曼说:“如果谁对我的解决方法感兴趣,可以上网查看并提出疑问。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我知道现在流行自我推销,别人喜欢那样做,那就祝他们好运。但我并不认同,很久以前我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没有人可以改变我的想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