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30日,对毛维青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狱中党组织的精心安排下,她与7位战友一起集体越狱。他们翻山越岭、忍饥挨饿,千里迢迢,辗转于江西、浙江和上海等地,终于在离开部队的第三年,与浙东游击纵队取得联系,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
毛维青告诉记者,她的亲哥哥毛中玉也是新四军战士。皖南事变中,22岁的毛中玉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刺刀之下。不过,与毛维青一起越狱的战友左丁,后来同她共结百年之好,成为一对革命夫妻。
新中国成立后,毛维青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连指导员的岗位上转业,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地多家单位担任领导工作。1982年,毛维青在西子湖畔离职休养。
几十年来,毛维青的心情从来没平静过,集中营的活动使她对党更加忠诚,对国民党反动派更加憎恨。毛维青一直都想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这种爱与恨。
1961年第7期《中国妇女》杂志上,刊登了毛维青撰写的回忆文章《忆施奇》。这是广大读者第一次从正式刊物上看到的有关施奇烈士的真实而又详细的报道。那一年距离施奇牺牲整整20年。从此,施奇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不但永远留在了毛维青的记忆中,也镌刻在一代人的心灵上。
离休让毛维青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继续实现自己的心愿。为了提高文化修养,毛维青走进浙江老年大学学习,她还参加了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自费走访当年曾经战斗过的许多地方。今年85岁的毛维青老人告诉记者,她的离休生活安排得十分紧凑:寻找拜访新四军老战友,向青少年宣讲革命斗争历史,学书法和国画,撰写革命回忆录等。20多年来,一篇篇反映新四军战斗的回忆文章在她的笔下流出来。《壮丽的青春》、《浩气凛然的好军长》、《缅怀项英同志》、《历史的见证》、《叶挺桥上再留一个影》、《东流山上悲壮的一幕》等回忆录分别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毛维青最亲密的战友施奇烈士是许多回忆文章中的主角,《囚上饶集中营的前前后后》、《“女生队”的斗争》等文章中,让我们一次又一次体会到施奇烈士的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
毛维青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有责任把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写出来。“我用我的心和泪写我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的,其中包括那些在残酷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首长、战友和亲人,以及他们在狱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毛维青希望以此来鞭策自己,教育后人。
为了让人们更加具体地了解施奇,毛维青按照从前在新四军军部机要科工作时从施奇那听说的地址,前往平湖寻找施奇的亲人。40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施奇是平湖人,上饶革命烈士纪念馆及有关部门的资料上总是写着:施奇,浙江平湖人。但是,毛维青实地调查多次,没有找到施奇曾经所说的南门附近的糖坊。这些年,为找到施奇的祖籍,毛维青从未放弃过努力。她通过许多线索,终于在北京联系上60多年前曾与施奇一块儿在上海申新纱厂财务科做过事的工友,从而了解到施奇其实并不是平湖人。那位工友告诉毛维青,施奇的老家在湖州长兴。毛维青获悉此消息,立即赶往长兴访问,并且迅速将施奇是长兴人的确实消息书面通知给上饶集中营,请那里的同志纠正过去的误传。在上饶集中营纪念馆新馆开放的日子里,施奇籍贯的重新认定成为当地一大新闻,也引起了新四军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永远的丰碑”栏目,以《致死不渝的巾帼英雄》为题,报道了施奇的动人事迹。
如今,在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依然保存着两块浮雕:茅家岭暴动、赤石暴动,那是高照和他的同学们40多年前的佳作。烈士陵园至今惟一的汉白玉塑像,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所立的“机要工作者的楷模——施奇烈士”,记者看到,塑像基座上镌刻着曾在集中营被关押过的新四军文化战士赖少其的手书:施奇同志浩气长存。
在这尊施奇烈士汉白玉塑像前,高照对毛维青说:“我有一个心愿,为施奇烈士重新创作雕塑。”毛维青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也有一个心愿,在有生之年再写几篇回忆录,让后代永远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毛维青已经将自己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回忆文章汇编成册,取名《东流山与杜鹃红》。她在该书前言中写道:“当我们的国家已迈开大步,进入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社会繁荣富强的年代,我们幸存者享受到美好的胜利成果时,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革命先驱者,他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缔造了人民的共和国。如今,他们长眠在皖南、泾县东流山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那山上的杜鹃花正是用他们的鲜血灌溉得如此鲜艳和灿烂。愿他们的英灵与日共辉,愿他们的革命牺牲精神永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