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那些在写字楼蛰伏了一整天的上班族,那些换上了轻盈衣装的男孩、女孩,如鱼儿般灵活游动,浮到城市的水面上吐出一个个亮晶晶的泡泡;那些舞者、歌者和DJ们也纷纷亮相——南山路,杭州夜晚最绚丽的“酒吧一条街”,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
喧腾劲舞始终是都市青年夜生活的一个主题词。不过,如今要在这里找一家纯粹的迪厅,那可不太容易了。现在的迪厅越开越不“专业”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迪厅是“年轻”、“时尚”、“奔放”的代名词。内部装修简单,只要一组音响、几个领舞、几个旋转灯和一些凳子,再提供简单的酒水就可以了。因为大多数人来此就是为了跳舞宣泄,其他需求就不多了。
随着夜晚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简单的迪斯科音乐和单一的节目,让人们很快厌倦了纯粹的劲舞。前两年,香港、广州一带的新式迪厅“南风北渐”,杭州出现了“绝对house”、“金碧辉煌”等装修精致、引入酒吧风格的迪厅。这些迪厅不再单一吸引年轻的跳舞客,而是通过提供丰富的娱乐服务和良好的氛围,来吸引更高层次的客人。
去年以来,SOS、MAX、BABYFACE、第九频道等一大批综合娱乐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杭城,成为杭州年轻人晚上乐于光顾的新场所,迪厅“降格”成了其中的一个娱乐单元。
“这些场子的装修都很时尚,有最好的DJ、VJ和领舞操控场子气氛,音乐也是最前沿的,人一到了那里整个就会兴奋起来,情不自禁跟着音乐摇摆,白天工作的压力立即就消散了。”在媒体工作的郑小姐说,她的夜生活一般都会和同事、朋友一起消磨。在杭州某电子公司上班的吴先生还是个“单身汉”,他坦率地说,喜欢去迪厅是因为那里人与人更容易沟通,找到女朋友的概率也高了。就算没找到,和大家一起“high”劲舞也是件很过瘾的事。不过,10年前巨大的舞池和狂舞的人海再也没有了,现在迪厅的舞池都是小小的,能容纳百余人就已不错了。
“来迪厅的基本是20岁到40岁的人,见识广,口味挑剔,要吸引他们,必须有大的投入,包括大型显示屏、高保真音响等硬件方面的投入以及聘请演艺人员、聘请高素质服务人员的投入等等。”一位迪厅经理告诉笔者。他说,一些客人对迪厅的要求甚至会细致到音乐节拍的强度是否在场地的每个角落都均衡,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音响效果。因此,现在要开一个吸引人的迪厅,投入小则几百万元,大则几千万元,否则根本无法聚集人气。
舞池是小了,但座位却越添越多。在娱乐中心里,一般都有围成大圆圈的吧台,几十张小圆桌和若干卡座,这是以往迪厅所没有的。一位业者说:“现在人们来娱乐,跳舞不是最主要的了,只是偶尔下舞池去松松筋骨,许多人只是坐着喝酒聊天,所以多添一点设施也是符合客人要求的。同样,多了桌椅也就多了消费的可能。”去迪厅消费,从人均十几元到人均几百元不等,十几元一瓶的啤酒到三四十元一杯的鸡尾酒都可以选择,不再另收费用就可以畅快地玩一个晚上,特别适合那些经济实力不是很强但又喜欢玩的年轻人。
“迪厅有走娱乐时尚路线的、走亲和家居氛围的,还有走音乐精品路线的,选择非常多。我们去那里不是为了跳舞而跳舞,而是喜欢那里轻松自然的交流氛围,可以获得与工作关系不一样的人际交往,也是精神上的享受。”经常去迪厅的陶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