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是35岁以上的中国人熟悉的名字。1980年5月初,彭加木率20人赴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大本营设在新疆农垦总局米兰农场。他带领4名考察队员,乘坐2辆汽车,从米兰出发,计划绕罗布泊1周后返回。
考察途中,他们迷失方向,而且断油断水。17日上午10时,彭加木外出找水,一直未返,大本营立即组织营救。18日,乌鲁木齐驻军派出2架飞机,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找到除彭加木外的考察队所有人员。19日起,又派出10多架飞机和1支地面部队继续搜索。此后,解放军和中科院新疆分院数次派出小分队、考察队深入罗布泊地区,但始终未能找到彭加木或有关线索。
彭加木只身外出,完全可能迷路。据当地部队的工程师说,彭加木在地图上标的八一泉,实际上是红十井,这两眼井相距30多公里!
年过50岁的彭加木,在考察中经过长途跋涉,加上6月16日下午猎捕野骆驼一战,体力消耗很大,晚上为大家煮骆驼肉又几乎整夜没有入眠,17日外出找水后完全可能体力不支,晕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他走时只带了两公斤水,面临断水的危险。他没有带食品,面临饥饿的威胁。
据分析,他可能有以下两种去处:
①被流沙掩埋。6月16日晚到17日上午,当地刮了一场8至10级的大风,黄沙滚动,天昏地暗,沙丘形态不断随着主风向前推进。彭加木晕倒在地后,被移动的流沙掩埋了,这种估计可能性较大。
②被雅丹包松土掩埋。在库木库都克附近地区,分布有数百个大小不等、高低不一的雅丹土包,这些雅丹土包是由比较坚硬的粘土层和疏松的细沙层交互组成的,由于受到风的吹刮作用,疏松的沙层极易吹蚀,经常发生崩坍。彭加木那天外出时,为了防止太阳曝晒或躲避风沙,可能在雅丹土包处藏身休整,最后被雅丹土包疏松的崩坍物掩埋,一般很难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