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上溪“云溪嫂”:
守护家庭“小平安” 促进社会“大稳定”
左翠玉 张卉卉
小家和谐,才能推动社会大家安定。在金华义乌市上溪镇,活跃着1000余名“云溪嫂”平安志愿者,成员大多是村里的中年妇女,当中有妇联主席、企业职工、学校教师等,她们社会阅历丰富,热心、耐心,更有爱心。
“‘云溪嫂’是我们基层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也是上溪平安建设的王牌‘帮帮团’。去年初,还入选了浙江省百佳‘品牌平安类社会组织’。”上溪镇党委副书记王心刚介绍,上溪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党员带头、干群合力、群众参与的大巡防工作体系。“云溪嫂”平安志愿队自2018年组建以来,坚守初心,直面群众,围绕家庭的矛盾焦点难点堵点,实行“婚调+”工作法,不断出实招真招妙招,招招见效。5年来,志愿队累计收集社情民意11642条,化解矛盾纠纷4099起,用一次次握手言和、事了人和,助力织密基层治理平安网。
3月12日中午,上溪镇派出所辅警、“云溪嫂”李明霞刚回到情感驿站,一对母女就走了进来。“李大姐,你帮我劝劝这孩子,真是太不听话了,我们管不了了。”母亲一落座就开始数落,瘦高个的女儿闷着头坐到了对面。见此情景,李明霞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她将母女俩分开,单独促膝谈心。
聊着聊着,事情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楚,李明霞的眉头却越来越紧。原来,这户家庭在上溪经营模具生意,家境宽裕,但17岁的女儿却心情低落。“我们都是为她好!她怎么就不听话呢?”面对母亲的忧虑,李明霞分享了自己和儿子从“对抗”到共同成长的经历,一下子便打动了对方。面对李明霞的开导劝解,这位母亲认真地点点头……时间过得很快,从中午到下午,她忙着做分析提建议,母女俩也终于打开了心结。据李明霞介绍,除了亲子关系等家事调解,“云溪嫂”的职能还包括平安宣传、情感帮扶、流动人口登记和巡逻防控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苦竹塘村妇联主席、“云溪嫂”杨希玲性格直爽、待人真诚,是远近闻名的“杨大姐”。走访中,她多次提到,家庭成员间因观点不同、认知不同,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时就容易产生家事纠纷。化解矛盾纠纷,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同理心和沟通能力的技术活。
在杨希玲的调解桌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掏心窝子的话和那股子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韧劲。她的每一次调解,都让矛盾双方逐渐放松下来,找到彼此和解的“桥梁”,促进乡村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云溪嫂”主动排摸和搜集本村治安信息、矛盾纠纷等基础信息并立即上报。当发现情感类、经济类等矛盾纠纷苗头时,引导其到情感驿站进行疏导。调解中,“云溪嫂”还结合义乌市妇联创新的“一二五七”(要爱吾妻)工作法,以自己的小家或身边人的经历唤醒双方情感认同,打开心结,使家庭成员重归于好,让小家的牢固组成社会大家的安宁。
“我们不图名和利,只想发挥自身所长,为和谐社会做点贡献。”走访的最后,李明霞道出了众多“云溪嫂”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