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从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有着鲜活的现实生命,是中国城乡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大众审美趣味的演变,我们应在内容创作、科技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创新发展戏曲艺术,从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之道。

  坚持内容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传统戏曲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内容创新,要创作出一批与新时代相匹配的高峰之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坚持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齐头并进。不论是经过整理加工的传统戏、新编历史题材戏还是现代题材的戏,都应该体现当代的思想,符合现代的审美观点,用现代的方法创作,使人对当代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比如,新版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节奏把握上将原本两个半小时的戏缩减到两个小时,更符合现代人的观影节奏。新编越剧《苏秦》启发观众思考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个体与时代潮流的关系。现代戏台州乱弹《我的芳林村》讲述了芳林村书记芳华重新定位芳林村发展目标,找准集体经济转型方向,为芳林村带来了全新气象的故事。其次,传统戏曲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当不断吸收借鉴现代元素,追求古老戏曲与当代艺术的有机结合。比如,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把“环境式戏剧”驻演模式引入越剧这一传统戏曲领域,整个剧场就是一间布满机关暗道的客栈,使观众能够置身戏剧场景并与剧情形成“时空同步”,从“看戏人”成为“入戏者”。沉浸式甬剧《风雨祠堂》的演员则直接坐到观众身边,观众可以通过投票决定角色命运走向,进而决定剧情发展。

  拥抱科技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技术是想象力的“催化剂”和“放大器”,新技术的应用为传统戏曲表现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平台,智能终端、人机交互、高清显屏等文化装备的应用,将天马行空的戏剧创意“转码”为可触可感的舞台面貌,增强了欣赏传统戏曲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比如,沉浸式戏曲《黛玉葬花》以上海越剧院《红楼梦》的舞台演出版本为参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智能终端和扩展现实眼镜等“小屏”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文化数字内容,将虚拟的越剧表演与真实的舞台装置有机结合、叠加显示,在观众驻足实体艺术装置空间时,推送相应的虚实融合的表演内容,让观众在沉浸式徜徉大观园的过程中欣赏越剧表演、体验越剧文化,创新戏曲观演模式。湖南省博物院推出的马王堆动态展演小剧场戏剧《一念·辛追梦》,采用多层次的纱幕投影技术,实现全方位裸眼3D效果,运用光影技术营造出幻境般的氛围,通过演员的现场表演与数字影像的互动,创造了一种亦真亦幻的观赏体验,使观众深度沉浸其中,实现了“国粹与国宝的结合”。

  致力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无论是对戏曲艺术的理论阐发,还是提升戏曲表现社会生活的能力,都亟需一批既有深厚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跨学科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的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在戏曲人才培养上,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提升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传统戏曲内容创新的本质规律,更好地设计戏曲内容和戏曲展现形式;二是提升从业人员的表演能力,使他们能够生动准确地表达戏曲人物的情感;三是提升从业人员掌握新兴技术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用新技术赋能戏曲创新发展。浙江是戏剧大省、南戏的发源地,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全省唯一一所艺术类本科院校,浙江音乐学院高度重视越剧等浙江传统戏曲的人才培养,设有表演(越剧演员)、音乐表演(越剧器乐)等专业方向,建立戏剧学研究所、越剧学研究中心、浙江文艺创研中心等学术研究平台和艺术创新机构,积极探索戏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推动校团协同育人,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京昆剧院等20余家专业院团合作,深化课程与师资共享、实习实践基地共建;第二,建立“中本一体化”培养模式,与嵊州艺术学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建立优质生源基地,积极探索中专、本科与研究生层次衔接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第三,贯通“创演教研学”一体化发展,推出大型戏曲交响音诗《咏絮——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现代越剧《霞姑,霞姑》等10余部原创舞台新作,以“大剧”创作推动演出、教学、研究、实践等联动式人才培养;第四、打造青年戏剧周和实践周,定期组织学生在戏剧名团名家带领下,开展教学交流、艺术展演和沙龙研讨等活动,走进社区、大中小学校、文化礼堂和旅游景区,沉浸式培养提升学生演出实践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共同助力戏曲艺术薪火相传、跨界创新。

  【作者单位: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从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2024-10-14 27129303 2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