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钱塘江

路上有亭

  到峡口读高中时,才知道沿线有两座路亭。第一座路亭叫大淤路亭,就在村口出来的1里路远的路边;第二座路亭在距离村庄约莫3里多远的大路右下方,叫下瓦窑路亭,这座路亭与溪坝相连。

  每次去峡口读书都会经过路亭,但不会逗留太久。过了同村,就是王村。远远看到王村大畈也有一座路亭(不知啥名称),靠近山边沿,四周是大田畈,稻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没有一丘荒芜的。我的两年高中时光,每周一次往返于广渡老家和峡口中学之间,这座路亭也是我的必经之地。

  从老家广渡去峡口中学,有25里路。这个数字代表的实际距离有多远,大人也说不清楚,主要是没有确切的参照物,不能形成具体的长度概念。我只有15岁,也想象不出25里有多远。那时没有像样的机耕路,一条1米多宽的道路,时而土路泥路,时而沙石路,还有石头路。路面一会儿宽敞平整,一会儿狭小坑洼。人们出行全靠两条腿。那两年我是用双脚丈量25里路的真实长度。经溪上、同村、王村、连丰等村庄。走小路,走大路,走坝磡。有时为了赶时间还要抄近路,就连田塍路也不放过。年少不惧路程远,只是累了双脚板。

  路亭是我上学途中的歇脚处。

  “到路亭里歇一歇吧。”当双脚走不动迈不开时,就会有人提议休息一会儿。同伴们都会一致答应。“好啊,好啊。”走进亭子的脚步是疲惫的。肩上挑着一个星期在校的米菜。米不够,番薯凑。番薯装在网袋里,菜是咸菜居多,酸菜或菜干装满大瓷杯,有时还带瓶辣椒酱或者豆腐乳,一头番薯,一头菜,挑在肩上摇摆晃荡不定。开始没什么感觉,后来就觉得酸痛了。长路无轻担。我赶快拐进路亭里,以石为凳,坐下休息。屁股坐上去感觉凉飕飕。

  或许建造路亭的人早就想到,这几个重要的路亭,不能随便布点,既考虑行人进出方便,又考虑路亭的综合功能。除了歇脚休憩,还考虑田头劳作乡邻的方便,所以一般建在路边或路中,也有建在山岭、田畈里,便利村民的遮阳躲荫。

  双夏农忙时节,村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间收割稻谷,热得满头大汗,便有了纳凉之处。坐在路亭里的村民,有的在擦汗,有的在喝水,有的在抽烟,有的在聊天。嗓门老大,路亭外都能听见他们嘻嘻哈哈的说话声,话题开始自然是田间稻谷的收成情况,慢慢地,话题也从田间延伸到社会。邻里、婆媳矛盾和社会趣闻,都被绘声绘色地传播开来。

  一拨村民刚休息好,正陆续站起,伸伸腰拍拍屁股上的灰尘,不大情愿地离开路亭,另一拨村民又挑着一担担满满的稻谷,汗流满面地走进了路亭。他们累得挺不住了,要到路亭里歇一歇。

  这些挑稻谷的村民,肩上的箩筐装满了金黄的稻谷,实在太沉重了,他们几乎都弯着腰板,脚步踉跄,脸上身上的汗水已使他们浑身湿透。人还没走进路亭,前头的一只箩筐有些迫不及待,先人一步晃进了亭子,扁担也往前倾斜,等后面那只箩筐跟进时,两只箩筐就重重地落到地面上,发出“噗突”声。有人坐在石头上,有人索性坐在箩筐之间的扁担上休息,嘴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缓过神后,会抽烟的抽烟,不会抽烟的擦汗喝茶。一阵阵凉风恰好吹进路亭,身上的暑气也渐渐消散,脸上的汗水不见了。

  路亭又是行人应急的避雨地。春夏季节,时晴时雨,天气变化无常。特别是夏天,经常遇到下阵雨。有几次,我从家里出发,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然间就乌云密布,下起了狂风暴雨,只好赶快往路亭里跑,跑得呼哧呼哧,气喘吁吁。

  一座小小的路亭,一下子站满了躲雨的人。大家看着外面的大雨,有庆幸没有被雨淋到的,有怨天骂娘的,有责怪广播天气预报不准的。都是一帮没带雨具的人,牢骚怪话不一而足。躲雨的人群里,有像我一样的学生,更多的是在田头做工夫的村民。我仰望路亭,发现那些土瓦盖得很严实,有些还是新换过的,难怪滴水不漏。看来路亭需要经常翻修,瓦片之间才会严丝合缝。我在心里感谢路亭,还有那位翻修工。

  路亭的历史是悠久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村庄的历史文化资料里了解到,旧时全村有11座路亭,这让我感到意外和惊愕。一个村庄能有这么多路亭,是十分罕见的。许多路亭以前从没听说过,有的路亭还有模糊的记忆,就是没有去走过。

  从记载的资料上得悉,11座路亭有1座建于清嘉庆年间,4座建于清光绪年间,2座建于民国,其余4座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建造时间最早的是舵阳路亭,又叫大阳路亭,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这座路亭位于浙江与江西两省交界处,因广渡翻越过去就是江西广丰的舵(大)阳村,一山之隔,在山冈上建造的这个路亭,就称之为“舵阳路亭”。

  路亭面积25平方米,砖木结构,6根40厘米见方的砖柱支撑着,四面通风,屹立山冈,迎接行人。那时从广渡村到舵阳村须经过两道山岭,是必经之道,一上一下,又长又陡。两地婚嫁,走亲访友,读书看病,看电影观演戏,往来如梭。

  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去舵阳参加文艺演出,我刚读小学四年级。老师给我也安排了角色。记得是吃过晚饭去的,路上漆黑一片,大家带手电上路。去时上坡,回来下坡。心情兴奋,一路欢笑,崎岖羊肠小道也不觉难走。路亭在夜色里,朦胧不清,我们没有停顿,热热闹闹地经过路亭,连路亭也懵了,不知发生了啥重大喜事。这是舵阳路亭留在我儿时的唯一记忆。

  这些路亭的结构大同小异,面积也相差无几,都是人字梁土木结构,几根木柱,一根横梁,若干椽木,土瓦铺盖,简易简陋,便可遮风挡雨遮阳躲荫。有5座路亭面积相同,均为25平方米。规模最大的是建于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茶爿冈路亭,占地53平方米。村庄路亭是何人所建,我没去深究。据老人回忆,有些路亭是好心的财主或行善者出资筹建。因过路人多,行善者还在路亭内摆放凉茶、挂草鞋和针线等,以便行人临时救急。

  在漫长的岁月里,路亭破败倒塌也在所难免。热心村民还会主动修缮。余坞路亭,在村庄的重要山路上,村干部毛锦香就发动全家出资3万多元,将其修葺一新。2014年,村里还新建过一座路亭。这座路亭位于茶爿冈脚公墓山下,面积近40平方米,砖木结构,采用人字梁。平梁上书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上盖琉璃瓦,前有开阔地,建有停车场,不仅方便村民劳作时休息或避雨,也方便祭祖者停车休闲。古往今来,人们把修桥、铺路、建路亭当作三大善事。常听老人说,多做行善积德的好事,人就会健康长寿。

  一座路亭,一年四季,在乡村岁月里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深受村民和过往行人的青睐。在上世纪80年代前,这看似简陋普通的建筑物,却是村庄最早最原始的公共场所。

  一个地方的人文和风貌,从何窥探?我以为,不妨去看看这个村庄的路亭。这是一个村庄民风的体现。透过路亭,我强烈感受到先人的纯朴、善良和高尚。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这是爱心和情怀的构筑,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美德。可以这么说,路亭是那个年代村庄的人文标识、精神风物。当这种人文和精神经过传承,成为一种传统自觉时,必将成为村庄的文化底蕴。路亭,表面看,是具象,实质上是精神。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8 路上有亭 2024-09-29 27097851 2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