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区:
让更多产业工人
走好技能成才之路
娄晓涵 王鹏
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近日,在浙江制造大区杭州市钱塘区,一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推进会为钱塘打造技能型社会建设先行区明晰了发展路径。
当天,集聚30万名产业工人的钱塘,亮出了一套“组合拳”,即实施钱塘区技能型社会建设先行区“六大行动”。
其中,在构建技能培育体系上,钱塘大力推进以“车药芯化航”五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培养,通过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开设“钱潮技能培训课堂”,运用“村社点单、人社派单、工匠接单、技术工人评单”的职业培训模式,布局覆盖城乡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
目前,钱塘以东沙湖社区、前悦社区、江东村和邻里社区作为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培育试点,根据社区(乡村)特点,开设技能研讨班、技能提升班、专项和创业技能班等系列课程,为社区(乡村)居民及企业职工提供更好的培训服务。
7月底,“钱潮技能培训课堂”在河庄街道东沙湖社区文化家园开课。“首批课程汇集了互联网营销师、叉车司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大师课程等20项培训课程。”钱塘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以点带面,为钱塘各类劳动者提供一个全品类、全周期的技能培训服务。”
家住东沙湖社区琅琴湾小区的饶燕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我是从事传统餐饮行业的,一直想在网络营销上寻求突破口。”饶燕说,“得知社区要开设网络营销方面的培训,内心很激动,有机会在‘家门口’学习相关技能,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收获。”
在深化“政行校企”协同上,钱塘依托辖区高校、公共实训基地、职业培训学校等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辖区企业与高校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和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带动钱塘青年工匠的培育。
“以赛促学”方面,钱塘积极举办“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化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区级技能竞赛,承办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等,培养技能型领军人才,持续做好“大师工作室、金牌技师、金牌工人”认定工作,推进技能技术共享。
“以技提薪”方面,钱塘通过组建薪酬指导师队伍、编制薪酬指导师工作手册等,不断深化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同时,建立士兰集成、三花汽零、国通职业培训等多家企业及相应工种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观察站”,定期推送薪酬调查信息,持续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
在提升“钱塘技工”品牌上,钱塘持续迭代“钱塘技工”数字化应用场景。比如,新增“30分钟培训圈”“人才认定”等模块,为技术工人打造“24小时技工管家”,并在住房、子女入学、医疗、公共交通等方面提供差异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技术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实施基本单元“试点培育”行动中,钱塘积极推进前进街道技能小镇和邻里社区、江东村、东沙湖社区、前悦社区4个技能型村(社区)及吉利汽车、中策橡胶等10个企业试点的技能型单位培育,探索打造有辨识度的技能基本单元。
当前,钱塘区人社局围绕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实际行动推进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今年以来,钱塘新增7家企业成为自主评价试点企业,培育遴选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4场,新增技能人才571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836人,新增数字高技能人才69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