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我也是近几年才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询问了相关人士,参加了一些活动,查阅了资料,觉得真有意思,有必要付诸笔端。

  送大暑船是台州地区流传的一项大型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椒江区葭沚街道最负盛名,2021年入选全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的时间,各地的做法有所不同。葭沚是确定在大暑日,无论晴雨。温岭一些地方是大暑前后的任意吉日。

  大暑船不是真正的捕鱼用的船只,是仿早年的三桅帆船的模型船,长约10米,宽3米,重约1至2吨,船内设有神龛、香案等祭祀用品,还有猪、羊、鸡、鱼、粮、酒等食品和水缸、桌凳、被褥等生活用品,有的还配有水手、枪炮手、船长等角色的木偶,陈设儿童玩具奥特曼。船杆卧于船上,船体两侧为各种彩绘画面,书写“顺风”“吉祥”等字样。

  这与我在石塘和坎门等渔区看到的大型工艺船的模样别无二致,只不过更大些,更光彩夺目。当地老人介绍,一年,大暑船飘浮在黑夜里邂逅海盗船,海盗喝令停船,大暑船我行我素,一俟天亮,海盗愤而跳上船来,但见五圣像怒目相视,吓得连忙跪下,请求饶恕。

  这大暑船上要送走的是谁?我走在葭沚的街道上,眼睛里闪着疑惑。一村民告诉我是送五圣,就是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相传他们含冤死后阴魂不散,常要作怪,皇帝便封他们为“五方行使者”,民间称为“五圣”。民众视“五圣”为凶神,既供奉之,又害怕之,欲将其送走。椒江就建有多座五圣庙,当地居民常去烧香跪拜,许愿还愿。

  我又纳闷了,既然是瘟神,又为什么如此以礼相待?“哎,他们是司掌瘟疫的,我们必须要与其搞好关系,请他们吃好喝好,别降下灾害,这不就是驱除疫病,保佑平安了?”村民又似看出了我的心思。为了证实这一说法,我曾专程驱车至椒江五圣庙看个究竟。从东山公园西南沿台阶拾级而上,五圣庙煌然屹立,“一庙一故事”讲述了五圣和送大暑船的来历。

  在台州湾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当年有一艘船在海上飘泊,粮断了,风急浪高,危在旦夕。椒江葭沚一渔民驾船相遇,就送以他们粮食。施救者名叫五圣,在救了人后便离去了。这些被救的温岭沿海的渔民十分感激,事后专程来葭沚谢恩。慢慢地将五圣奉为神灵,祭拜供奉,并以此镇压疠瘴,驱赶贫穷。这个说法正好印证了为什么椒江和温岭两地沿海送大暑船的习俗最盛。

  从葭沚街道的几位上年龄的人口中得知,这项活动已延续百年。老人蒋才法说:“我从孩提时起就看父亲造大暑船,我也已做了半个世纪,年年都造;文革时不让造,就偷偷摸摸造。”68岁的王冬富也说:“我从年轻时打下手做起,一直做到当老师头,也有二三十年了。”来自温岭的王凤仙已有70岁,她说从19岁开始每年都会赶来葭沚“送大暑船”,为家人祈求平安。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去年,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农历癸卯年六月初六(公历7月23日),大暑。当日上午,五圣庙至文昌阁一带,沿路街旁店铺和巷道观者如织,大多是本地,也有路桥、温岭、温州和宁波等地慕名而来的。我挤在人群中,只听得穿节日盛装的一个名叫王雪芬的村民说,今天凌晨一早就起床了,像过年一样,心里非常激动。

  下午1时,在资深长者的指挥下,船放在拖车上缓缓驶出,鼓乐队、舞蹈队、民乐队、抬阁、走高跷、闹湖船、花鼓队等排列演奏,沿路祈福的民众排在最后,队伍浩浩荡荡,长达数公里。行进中,船和轿会时不时停下来,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彩旗猎猎,舞龙舞狮。

  船到码头,将五圣神像放入祭坛。选定的时辰一到,只见一艘机帆船“突突”响起,将大暑船拖起,向椒江海口驶去。出海口,海面浩然,机帆船上的船员将油泼到大暑船的帆上,点燃起火,由涨潮的潮水送往大海,让其随飘随沉。

  这一活动是因节气生发的,它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而与海洋文化有机结合。我簇拥在人群中,似乎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洗礼。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送大暑船 2024-07-21 26973895 2 2024年07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