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抓落实如敲钉子

  《习近平浙江足迹》一书中,习近平同志经常以比喻说事,具体生动,传达深意,“抓落实如敲钉子”便是其中之一。

  那是2003年12月22日至23日,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将2004年作为“狠抓落实年”。他还在多个场合强调:抓落实如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

  “抓落实如敲钉子”,形象的比喻,透彻的分析,让人从中受到教益。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此类现象。

  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表现为有些干部在工作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针对主要问题、明确主攻方向,这样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

  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表现为有些干部看清了问题,也着手去解决问题,但没有坚持到底,半途而废,尽管多钉了几下,但问题依然存在。

  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表现为我们干部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终于取得真正的成功。

  从钉到点上到钉个一两下至七八下,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道理: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干工作最忌做虚功、出虚招,要坚决改掉那种“纸上落实”的陋习。从现实情况看,有的好作“虚文”,宁可在汇报材料上字斟句酌,也不愿到实地调查研究;有的单位好张“虚势”,大事小事都搞启动仪式,表面热热闹闹,对实际效果却很少过问。此类“纸上落实”,实质上是形式主义。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要纸上谈兵,要真抓实干。一个实干者,胜过百个空想家。实践表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抓落实如敲钉子 2022-08-03 24607469 2 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