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发之地,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历来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反应灵敏。今年以来,我省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外需减少、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及输入性通货膨胀等因素,也给我省经济运行带来了很大影响和压力。我们要在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生的重大转折,顺应时势,妥善应对,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增长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一
劳动供给出现短缺的重大转折。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就业数据,中国的就业增长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在2008年达到相等之后,将出现年度新增就业人数高于年度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状况。虽然由于存在着历年积累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总量短缺将延迟几年出现,但由于新增就业需求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因此从2009年开始,将出现青壮年劳动力的供给短缺。
浙江各地对于劳动力短缺早有深刻感受。湖州织里的缝纫工,早在三五年前,每逢春节后,就会出现一工难求局面。前些天我们去一家房地产公司调研,老总说现在最头疼的是找不到民工。近年来,浙江工业企业应对劳动力短缺的一个基本反应,就是减少从业人员增长,2004年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5.6%,此后逐年减少,而2008年一季度则同比仅增长3.6%。
商品出口出现重大转折。影响中国商品出口增长的因素较多,但其中商品出口增长空间缩小和出口成本上升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根据WTO公布的数据,中国2007年商品出口总额为1218亿美元,已占世界出口商品的9.0%,超过美国,以低于德国109亿美元,列世界第二。所以从这一状况看,不管今后世界商品贸易形势如何变化,对于中国来说,都存在着商品出口增长空间有限的问题。假如再持续保持高达2位数的商品出口增长,就会大大挤压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严重的双边和多边贸易摩擦,所以商品出口增长的市场环境将越来越不利于中国。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总的也将是一个较快上涨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工资上涨、其他要素价格全面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所有这些都将大大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中国海关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主要出口商品数据显示,在数据完整的28种出口商品中,出口金额增长快于出口数量增长的商品有18种。十分明显,在劳动密集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中国商品出口将出现高级化的重大转变。
宏观经济结构将出现优化的重大转折。在劳动力短缺情况下,劳动收入将较快增长,从而劳动所得占GDP比重将出现提高、资本所得占GDP比重将出现下降。由于劳动收入相对于财产收入具有更大的消费倾向,因此消费比重必将随之而较快提高。同时由于资本利润占GDP比重减少,如果储蓄率不变,则投资比重亦将随之下降。在这一格局下,中国经济长期来未能解决的消费增长较慢、投资增长过快,消费比重较低、积累比重过高的顽症,将发生积极的逆转。十分明显,在这些局面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格局将出现根本性转变。
二
企业高利润率时期行将结束。随着分配天平向劳动者倾斜,既降低企业利润率,也降低其利润增长速度,同时还意味着资本所得占GDP比重的下降。与此同时,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也将放慢,至少企业所得税这一块的增长将相应放慢。这10余年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双双超高增长,相当程度是挤压了劳动收入增长实现的,并不能认为仅仅是较高的经济效益所导致。而在这以后,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相对较低增长,部分因素也将是工资增长较快导致的,因此也不能认为这是效益下降了,关键还是得看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
经济增长格局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当劳动出现短缺,同时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的时候,将会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的格局转变。企业由于劳动等要素“挤压”力度加大,就会强化技术进步、注重管理、优化营销;同时由于消费“拉动”力度增长,不仅将消除成本增长的负面影响,还会加快推动一部分优势企业脱颖而出。进一步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国民经济终于有望从根本上转变以往不合理的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加速。一是制造业结构将加快优化提升,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加快提高,制造业的档次较高产品需求将增加,从而加快制造业结构优势提升;二是服务业发展将加快,在收入增长加快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就有可能把更多的钱投向劳务需求,同时在经济规模扩大和进一步充分竞争的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亦将加快。
经济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虽然在低利润状况下,企业可用资金减少,从而减少投资,放慢资本扩张和产能增长。但与此同时,劳动工资增长加快,消费增长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慢。这里存在着三方面因素:一是在低利润状况下,企业可用资金减少,从而减少投资,放慢资本扩张和产能增长。二是劳动工资增长加快,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提高了“中国制造”成本,弱化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导致出口增长趋缓。三是能源原材料及生态环境制约也会影响经济增长。然而,在外部约束严峻和消费增长加快的拉动下,宏观经济将更加坚实。同时由于劳动工资加快增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工的福利增长并不放慢。
三
面对当前一些企业遇到的销售增长放慢,利润增长速度降低,个别企业甚至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的严峻局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应该说,当前的微观经济问题主要是企业对于国民经济主要变量出现转折性变化之后导致的适应性困难,但这也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因为如果应对不当,有可能危及今后长期稳定健康增长。对此提出四点判断和建议。
当前企业困难是局部的。从今年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虽然亏损企业数比上年同期提高16.6%,尽管下滑幅度很大,但利润总计仍比上年同期增长14.5%,以平常心看,这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增长率了。显然,今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企业效益的两极分化,财务恶化只是少数企业,多数企业财务状况仍然较好,这得归功于我省企业较早察觉到了宏观经济的变化,几年前就开始了持续的适应性调整。进一步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比例,并没有较大上升。去年1—4月份有19.5%的企业亏损,今年则是21.0%,仅上升了1.5个百分点。因此,总体而言,尚没有出现亏损企业那种蔓延式的增加,意味着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仍比较坚实。
当前企业困难是短暂的。当前一些摊子铺得较大,长期流动性较差的企业比较困难,这实际上是隐性问题的显性化,也将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中国经济当前仍存在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坚实支撑。这方面,日本经济在东京奥运会前后短期变化的经验,值得借鉴。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后,日本因国际收支恶化,金融紧缩,出现了企业由于开工不足导致效益下降的现象,1965年,日本的企业破产数达到6000家左右,是1963年的3倍。1965年年中,日本政府发行了2590亿日元国债,这一次衰退很快就在东京奥运会一年多后,也就是1965年10月见底,接着迎来了历时4年9个月,年均增长率12%的“伊奘诺”景气时期。
确立当前宏观格局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识。政府应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经济形势,向企业提供全面的、积极的信息,从不利的局面中寻找有利的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引导企业建立积极预期,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当前形势,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当然,也应该避免以往对企业过分关爱的做法,通过这次困难,坚决淘汰一部分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管理混乱、财务严重恶化的企业。
加快转变增长机制。促进增长动力由以低成本劳动支撑为主向技术进步支撑为主转变,贸易结构由出口增长为主向国内和国际贸易并重增长转变,企业资本运行由大量投向省外传统行业和进入楼市股市等向重新回归省内先进制造业转变,加快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