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人物

是“熊猫侠”,是公益达人,也是“一把手”,卢永军——

三重身份,一个使命

  凌晨3点多,卢永军又习惯性醒来,拿起放在床头的笔记本,开始准备下午与县民政局、亭旁镇的领导碰面,“村里在建待建项目都要再议一议,事无巨细先写下来吧。”

  摞着的十几本笔记本,字迹工整,字里行间透露出他身兼三职的身份:宁波市稀有血型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三门县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队长,三门县亭旁镇芹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说,自己的三重身份,都为完成“为人民服务”一个使命。这些年,他带领志愿团队荣获“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带领村庄发展红色旅游,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他还收获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好人等荣誉。

  “血量不够,随时联系我”

  “卢书记,我今天去过医院,医生说我妈还能手术治疗,对我们家来说也是个好消息,就是手术需要1200毫升的熊猫血,您这边还能帮帮我们吗?”

  “如果库存血量不够,随时联系我。”

  近日,肿瘤患者裘女士的女儿第4次找到“熊猫侠”卢永军。“5年前的一次手术,她在网上找到了我。”卢永军回忆道,当时他自掏腰包,带着五六名队员赶到杭州接力完成献血。

  卢永军的名字在台州、宁波志愿者圈子里十分响亮。记者见到他时,第一印象是晒得有些黑、身材精瘦。51岁的卢永军身高1.73米,20多年来体重都维持在120斤左右。“为了保证献血质量,我会锻炼控制体重,平常尽量吃得清淡。”卢永军笑着说,其实是自我加压。

  20年前的一天,在宁波上班的卢永军看到了街头采血车,心血来潮上车献了200毫升血。一周后,卢永军被宁波市中心血站告知,自己是稀有血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十分稀少。

  这次巧合,让卢永军觉得,自己应该肩负起“特殊的使命”。随后20年,卢永军就像一个“流动血库”,先后参与紧急救援任务39次,累计献血5800毫升,相当于成年男子的血液总量,在生死危急时刻挽救了20多条鲜活的生命。

  在宁波市中心血站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中,卢永军结识了不少有着相同“血缘”的献血志愿者,大家敬畏生命,热爱生活。2006年11月,他与血友以“血缘”为名创建了RH阴性血型志愿者QQ群。如今,群友已扩增到1000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截至目前,“血缘”团队累计献血150余万毫升,参与应急任务159次。

  “后来,队长回三门了,想卸任,我们都不同意。”队员庞张英说,卢永军就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他不在,队伍就散了。

  “做公益是会上瘾的”

  “做公益是会上瘾的。”卢永军不假思索地说,做公益改变了他对生活的看法,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放弃在宁波做私营企业老板,回到家乡后,他又在不断拓展公益边界。疫情防控、帮扶救助、文明劝导、慰问老人……在三门县亭旁镇,有一支穿着红马甲的红色先锋队,不论严寒酷暑,始终活跃在各个村庄,奔向困难群众、留守老人,这支队伍的队长就是卢永军,队员是当地的企业家、个体户、工人、村民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凭借我之前多年积累的经验,一定能在家乡干好志愿服务。”2017年,卢永军倡导成立亭旁红色先锋队。成立至今,队员已有600多名,累计志愿服务一千多场次、十万多小时。

  “他说过,志愿服务也要有生命力,常服务常创新。”对此,队员金美苏深有体会。卢永军不断带大家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范围,邀请医务人员、消防队员开展专业课培训,队里不少人都考取了红十字救护证。

  亭旁镇65岁以上老人有近一万名,为了帮助镇上的老人出行方便,他动员队员打造“共享红车”车队,已有100多辆私家车为老人招手即停。而在台风天等特殊时期,这些车辆则成为“冲锋车”。卢永军和队友们会自驾“共享红车”,备好了安全帽、救生衣、救援绳、雨衣等应急救援装备,沿着村庄、水库、山塘一路行驶,协助人员转移、山区巡逻以及各类突发、抢险工作。

  “像他这样的,是独一份”

  最近,卢永军的膝盖隐隐作痛,这是他回芹溪村后落下的毛病。

  “有奉献精神、有责任心又有能力。”2014年,村里换届选举,村民们几度上门邀请卢永军回村参选。看着老旧的房屋、荒芜的田地……村庄落后的面貌深深刺痛了卢永军,他毅然决定回村。

  几十年前,全村人肩挑背扛,才在悬崖峭壁上垒筑出“江南红旗渠”。卢永军决心要传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建起一条落差最高128米、全长2.5公里的登山步道。历时5年建设,卢永军风雨无阻爬上爬下,盯着工人保质保量地完工。“每天爬山上万步,很损膝盖。”卢永军说,医生2年前建议他做手术休养3个月,因为忙他一直没去做。

  卢永军有两个愿望,一个要把老村建设好,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一个是把滨海新城的移民安置点建起来,让下一代住好房、上好学、过上好日子。

  老村换新颜。卢永军在村里掀起了项目攻坚热潮,大小项目全部招投标,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电网改造、景观河道、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火炬广场、天门水帘、七彩步道等一批乡村景点吸引游客光顾。

  “像卢永军这样的,是独一份。”说起卢永军,当了40多年村干部的卢为旺竖起大拇指。卢永军这几年跑项目、拉投资,不仅辛苦,还把自己60多万元存款补贴了进去。受卢永军影响,村民卢为欢拿出全部身家,回村开发天门峡翡翠谷旅游景区,还和村里达成约定,第6年村集体开始占股25%,第16年占股49%,20年后全归村里。此外,停车场、旅游观光车的收入都归村集体,这部分每年预计就有100余万元。

  村美了,人气旺了,十余户村民回来修缮老屋,开起了农家乐。卢永军高兴地说,村里业态会越来越丰富,还会有更多人回来。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3 三重身份,一个使命 2022-09-12 24333084 2 2022年09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