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朴实无华白菜香

  朔风起,百蔬枯,白菜又成了百姓桌头的主打菜。白菜,有“百菜之王”一说。

  白菜原产地在我国。关于白菜,最早的记载,应是《诗经·谷风》言说的“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中“葑”就是大白菜。在宋代,白菜在江南一带已广泛栽培,并开始有了“白菜”的称呼。宋代的杨万里诗曰“新春云子滑流匙,更嚼冰蔬与雪虀,灵隐山前水精菜,近来种子到江西。”此诗的题目便是《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从先秦至今,我国的白菜种植历史悠久,仿佛一条脉流,绵绵不绝,从不断息。

  “百菜独有白菜好”,白菜易储藏,价格实惠,且可跟多数菜肴搭配,是地道的“平民菜”和“百搭菜”。

  古人对白菜这种美味由衷地欢喜,现代人则更懂得白菜的肌理,做法多姿多彩。将外围的叶片去掉,内部菜叶用温水泡一阵子,再逐片用流水冲洗,再按需与其他菜蔬和佐料合作,或炒、或煮、或烩,最终白菜胆金针菇滚瘦肉、如意白菜卷、大白菜粉丝丸子煲等特色鲜明的白菜系列菜上桌后,也为生活添了色。

  我是吃着白菜长大的。大白菜一年四季都在我家充当“当家菜”的角色。母亲最常做白菜猪肉炖粉条,寒冬腊月,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放进排骨和番薯粉条,扔进辣椒、八角和姜片,炖一锅大白菜,有时父亲再帮忙添上几个红辣椒,直吃得额头冒汗,辣并快乐着。住到城里后,妻子常在传统中国节日里做白菜馅饺子,吃起来饱满、清香,嚼劲十足,也预示一年的日子香香甜甜、和和美美。

  乡里的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大白菜不仅好吃,还有可贵的药用价值。后梁时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说它“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明《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甘温无毒,通利肠胃,除胸中烦闷”。

  每行寻常事,常生欢喜心。寒冬腊月,吃一锅自己亲手做的大白菜,添一碗白酸菜,真是应景的欢喜事。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朴实无华白菜香 2020-12-13 21798241 2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