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厘清“单子” 开好“方子” 铸牢“机制”

湖州落实精准服务 聚力破解“五未”项目

  厘清“单子” 开好“方子” 铸牢“机制”

  湖州落实精准服务 聚力破解“五未”项目

  叶诗蕾

  近年来,湖州市不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成功签约一大批优质项目,但受要素供给、基础配套、市场销售、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部分项目存在落地难、进度慢等问题,制约了产能效益发挥。对此,该市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持续深化“湖州365,天天在服务”品牌活动,先后实施助企开复工、稳外贸攻坚等系列行动,取得了扎实成效。

  今年8月,围绕按规定时间和投资约定未达预期的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五类工业项目,该市又组织开展了深化“三服务”、聚力“破五未”项目攻坚行动。短短4个月时间,列入清单管理的386个“五未”项目,已化解销号282个,化解率73.1%。一个又一个“五未”项目被攻坚化解,推动湖州产业不断升级,要素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激发更多“低效存量”转为“发展增量”。据统计,该市工业投资增幅由1~7月的5.7%提高至1~10月的9.4%,全省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4位。

  厘清“单子”

形成化解闭环

  何为“五未”项目?湖州市“三服务”活动办主要负责人介绍,“五未”项目的评价标准根据备案条件和建设周期确定,其中“签约未开工”指签约后6个月内未开工的项目,“开工未竣工”指备案期内未完工且处于停滞状态的项目,“竣工未投产”指厂房结顶后未安装设备、未进入试生产的项目,“投产未上规”指已经试生产但年销售额未达到2000万元的项目,“上规未达产”指已上规但亩均税收未达备案标准的项目。

  对照发改、经信、商务、统计、税务等部门数据库信息,湖州全面梳理2017年以来签约引进的1157个亿元以上独立选址工业项目,梳理形成了386个“五未”项目清单。

  为推动“五未”项目闭环化解,该市按照“领导领衔、部门助推、区县包干”要求,建立了“专员+专班”助推服务机制。市里还成立了由发改、经信、金融等部门组成的协同推进专班和现场核查专班,做好难点问题协调化解的同时,以“见桩基、见设备、见产品、见销售”的标准逐一进行现场核实,做到核准一个、销号一个。

  开好“方子”

分类精准破解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五未”项目的实际情况,该市落实“督促推进一批、帮扶提效一批、输血纾困一批、转型提升一批、腾笼换鸟一批”的“五个一批”举措,多渠道、多路径精准破解项目进度中的难点和堵点。

  发改部门通过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帮助泰嘉超薄玻璃基板项目解决了650亩用地难题;生态环境部门请来专家会诊,指导中力机械二期项目改进生产工艺,顺利通过项目审批;科技部门协助欧诗漫集团对接中科院上硅所专家团队,攻克企业供应链核心技术,推动新项目加速上马;针对苏迅智能电梯项目缺资金的难题,金融部门对接多家银行,量身定制金融产品,解决项目贷款5000万元;乾昌酒业因企业破产导致项目停滞,当地政府协调多部门重新转让盘活165亩土地,引进雅柏特滤、坤金科技、奥氏环境等3个装备制造业项目,目前已全部动工建设……

  铸牢“机制”

推动长效智控

  为推动“五未”项目长效智控,湖州全面加强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强化源头防控,建立“8+X”部门联审、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严格落实“345+1.5”的项目准入标准。同时,在过程监管中坚持数字赋能,依托湖州“城市数字大脑”,全领域推广“标准地”数字地图,推进土地和项目精准配置。并建立超时限提醒警示机制,突出开工、竣工、投产、达产等节点,对超时限项目及时进行亮灯警示,并纳入准“五未”关注清单。

  为奖优罚劣,湖州还制定出台了重大项目落地达产奖励实施办法,设立重大项目开工、设备投资、投产上规、节约集约4大奖项。比如,对土地成交后2个月内开工的重大项目,按照首期投资规模给予100万元~5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土地成交后24个月内投产并上规的,按照实际投资规模给予200万元~800万元不等的奖励。针对建设延期或流失的项目建立制约机制,倒逼项目加快进度。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湖州落实精准服务 聚力破解“五未”项目 2020-12-10 浙江日报2020-12-1000004;浙江日报2020-12-1000007;浙江日报2020-12-1000006 2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