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海盐绿色建筑走进百姓生活

这间零碳屋会呼吸

  房屋可以不需要外部能量输入,实现能源自给、智能温控独立循环吗?海盐一幢两层建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海盐海滨公园的零碳屋,探寻这个绿色建筑“自主呼吸”的奥秘。

  时值盛夏,室外高温逼人,零碳屋内不见一个空调出风口,却凉爽舒适。海盐县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卫东揭开了奥秘:原来,在零碳屋地下室有一套由地源热泵、溶液除湿、余热回收等机组构成的空调系统,利用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部,最终以冷辐射吊顶、冷梁、地暖等末端形式结合温湿度智能调节系统来实现室内环境的最佳状态,既高效又节能。

  对于日常运行所需的电能,零碳屋不仅能自给自足,多余电量还能上传电网。“你们看,这个旋转的风车和屋顶的光伏板就组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顺着姚卫东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风车的叶片正在风的吹动下不停旋转,依托光能和风力,零碳屋每年平均发电5.98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7.23吨,减排二氧化碳55吨,相当于年种树3000棵。

  能否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设计至关重要。零碳屋呈梭形,南北倾斜15度,铝板幕墙向外倾斜5度,夏天能减少阳光对东西外墙的辐射,冬天又能有效吸收太阳热量,节能约75%。同时还装有智能控制的电动百叶、导光筒、照明系统,可根据光线强弱自动控制室内遮阳与采光,最终达到室内光线的平衡,这让零碳屋比普通建筑物减少80%的照明能耗。

  令人欣喜的是,零碳屋所采用的风光互补发电、中水回用、智能采光等低碳技术已在海盐各大企业、社区、学校推广。2016年起,海盐开始实施“屋顶换能”项目,鼓励企业和居民利用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照明,目前全县已建成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20兆瓦。走进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协和首信钢业有限公司,可以看到所有厂房屋顶上都安装了黑色的光伏板。“预计今年可利用光伏发电2000万千瓦时,减少企业的用电成本。”协和首信副总经理张飞说。

  眼下在海盐,像零碳屋这样会“呼吸”的房子越来越多,辖区内所有新造和改造的公用建筑均采用绿色两星及以上标准,较普通建筑节能降耗30%左右。目前,海盐民用绿色建筑覆盖率达97%。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这间零碳屋会呼吸 2020-08-12 21215557 2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