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夹被的记忆
苏尔胜
对蓝夹缬,我从小就十分熟悉,但那时只知道它叫“蓝夹被”。那时候,气温比现在低了许多,一到深秋就冷得牙齿直打寒战,一床蓝夹被就成了我们浙南农家度过漫漫寒夜的最好武器。
长大以后,读到许多说夹缬的书籍,我才知道这不起眼的蓝夹被居然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印染技艺——雕版印染的活化石,传承着千百年的手工艺,异常珍贵。我国古代的传统印染技艺有所谓“四缬”之说——夹缬、蜡缬、绞缬、灰缬。夹缬,是用两片纹样对称的木板夹住丝料或棉料染制出各种图案的织品。而蓝夹缬以靛青为染料,图案蓝底白花,色彩柔和、对比强烈。“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最初说的就是蓝夹缬技艺。
夹缬是一种古老的印染艺术,始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代,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所穿着的便是夹缬彩装。唐诗有“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白居易《赠皇甫郎中》)、“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李贺《恼公》)等诗句,唐明皇把夹缬制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使节。到了宋代,朝廷确定复色夹缬为宫室和军队专用物,严禁民间贩卖销售,《宋史》中就有诏令“客旅不许兴贩夹缬”的记载。然而,历经劫难,蓝夹缬却在温州一带民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说明古代温州人的智慧和胆略,也说明了蓝夹缬的价值与温州文化的特质。到了近现代,历经战乱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一些唐代蓝夹缬实物被英国大英博物馆和日本正仓院等世界一流博物馆收藏。
从古时候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民间大多用蓝夹缬制作被套,俗称“花夹被”“双纱被”。因为都是蓝色,所以有了“蓝夹被”之名。彩色夹缬是染丝织品,而丝织品不吸水,所以节省了染料,而到了清中期以后,棉布普及,棉布吸收染料太多,为节约成本,乃改用靛青。当年的浙南农村有个习俗,农村青年男女结婚,往往要置办好几床花夹被,家家户户便都要置办一两床蓝夹缬印花被,说是新婚夫妻盖上花夹被可以使家庭和睦、夫妻偕老、子孙满堂。民间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温州每个乡镇几乎都办有一家染坊,而且生意往往很红火。那时,温州农村有一句俗话“嫁囡儿连一床花夹被也冇(没有)”,就是讥讽有些穷人家嫁妆不全、礼数不周。
蓝夹缬虽是浙江传统的一大印染技艺,但从制靛、制作雕版直到印染,程序繁琐,绝活非常多。以刻花版为例,凹槽要通水,大的线条无所谓,可人物面部怎么办?两厘米见方,眉眼不过是几个小点,设计不好,要么脸全白了,要么花了,这个水路制作非老师傅不行。雕版工艺因此就成了蓝夹缬区别于其他印染工艺的关键环节。蓝夹缬与传统夹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后者只有花鸟,前者都是人物,而且图案都源自传统戏剧。因此,花版设计非常难,一幅布16个画面,要求设计成一出戏,难度相当大。正因为如此,花版设计与雕刻当然就得十分专业,雕版艺师的传承就决定着蓝夹缬技艺的延续。而花版设计与雕刻近百年来一直被施、苏两大家族垄断,别人只能模仿他们的作品。当然,印染也很不容易,必须严格按老艺人传授的传统工艺操作,这样染出来的蓝夹缬才漂亮。关键在夹牢,染料进不去,才能蓝是蓝白是白,但怎么夹牢,不是普通人能很快掌握的。蓝夹缬工艺太复杂,远不如印花布简单,可它却一直传了下来,真的很不容易,体现着饱满的工匠精神。
瑞安花版雕刻历史悠久。早在唐僖宗年间(876~888年),施氏的祖先从河南光州迁徙福建时就把“叙事施”型版制作技艺带到了福建,后于明万历间入迁温州平阳,清康熙(1662-1722年)年间传入瑞安高楼镇大京村,后再传给高楼东村的苏祖垅。苏祖垅把这项手艺传给儿子苏尚贴、苏尚春。因此,近百年来,温州各地蓝夹缬染坊所使用的雕版,全部由瑞安的施、苏两大雕版世家制作供给,后来则成了高楼东村苏家的“专营”业务了。
苏尚春是我的隔房堂叔叔,早年曾在上海工作,1960年回乡时被我父母收留,1970年代初和我父母亲一起在我家老宅基上盖了三间二层楼房,我家住右边两间,他住左边间。那时,花版雕刻生意很好,他带了几个徒弟,而且经常往来上海、厦门等地送花版,一年的收入在当时的农村算是蛮高的。过去在农村,手艺人收入好,社会地位高,受尊重,所以师傅对质量的要求很高,而且很讲信誉,要求徒弟做人与学手艺都必须诚实守信用。长年累月下来,徒弟们就养成了做事一板一眼、不善于语言表达的习惯。那时,幼小的我经常去看叔叔和他徒弟雕花版,有时也拿起那些雕刀比划几下过过瘾,甚至萌生过跟叔叔学雕花版的念头。
然而,时代的列车驶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高速推进,加上现代印染业的冲击,蓝夹缬“花夹被”逐渐淡出生活,苏尚贴、苏尚春的生意淡下来了,他们的徒弟也都转行了。1987年,苏尚贴的独子早逝,过了几年,苏尚贴、苏尚春先后病逝。因为苏尚春无子,如今只有苏尚贴的四女儿苏仕琴与丈夫黄其良继承祖业,传承着苏氏瑞安花版雕刻技艺这一传统工艺。这是目前温州地区仅存的蓝夹缬的花版雕刻技艺,传承艰难、弥足珍贵。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7年春天,马屿王氏染坊的后人王河生在自己的家乡——净水村办起了靛青专业合作社,招兵买马,开始规模化种植靛青,并且自筹资金筹建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发展的新路子。
2009年6月,蓝夹缬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名录,2011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它的价值获得了国家的认可。2010年9月6日,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开业,这家我国第一个由非遗传承人创办的蓝夹缬博物馆,占地1000多平方米,一楼是以蓝夹缬技艺衍生产品为主的展示厅,还有制作蓝夹缬和蜡染等产品的染坊和游客体验大教室,游客可以体验蓝夹缬制作工艺及靛青染料炼制操作的全过程。在这里,我们看到不少明清时期的蓝夹缬印花布,上面印有百子图、南戏人物以及花鸟图案等。
老王说自己已陆续投入资金达500万元,目前单实物展品就有1000多件。这一切既传承、宣传了瑞安乃至我国的蓝夹缬文化,也见证着老王的努力和坚持,以及瑞安有关部门对此的有力支持。正是民间和政府的合力,延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