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七龄思即壮 自有玉壶冰

  【开栏的话】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浙江历来是一片人文沃土,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近年来我省相继实施文化研究工程、《浙江文丛》等大型人文社科工程,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打造当代“浙学”。今起钱塘江副刊推出《浙学往事》专栏,希望有更多读者跟随我们一起走进浙江文脉深处,与先贤对话,让过去照亮未来,启迪更多更精彩的“浙江故事”。

七龄思即壮 自有玉壶冰

  七世纪后期的初唐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四位著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文学史上称为“初唐四杰”。

  “四杰”的诗文风格和人生境遇颇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的作品,虽然多存骈四俪六的六朝遗风,却并不堆砌辞藻,节奏畅达,情感刚健,在艳丽中饱含俊逸之气;他们大多沉沦下僚,在参军、县令、主簿等地方小官职位上浮沉。最后的人生结局也令人感慨:王勃溺水而死,卢照邻因病自杀,骆宾王在兵荒马乱中下落不明,只有杨炯卒于盈川令任上,算是得了善终。

  义乌人骆宾王在“四杰”中年岁最长,阅历最广,生平遭际也比另外几人更多波折。他建功立业的功名之念比另外人都来得迫切,对政治的介入也更深。骆宾王曾短暂入朝任侍御史,但随即被贬为临海县丞。他曾直接向武则天上过奏疏,因为言论过于刚直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了一首《在狱咏蝉》,感慨“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徐敬业起兵造反,一直沉沦下僚的骆宾王加入义军,掌管军中文书机要,以如椽巨笔声讨武则天“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而武则天则被“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震动,感叹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其实失掉这个人才的,恰是她自己。

  关于骆宾王,有一真一假两件事值得再提。

  真事是少年咏诗。杜甫《壮游》一诗开篇即说自己生而早慧,“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他是不是在自吹,我们不知道,因为这首咏凤凰诗并不见于杜甫诗集,文献不足征。骆宾王“七龄思即壮”却是事实。家喻户晓的《咏鹅》诗,即是他7岁时信口而作。“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联,对仗工稳,用词准确,画面感极强,显示了儿童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天才的遣词水准。才华太盛,开口第一声啼哭即是一首好诗。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神童,其中为数不少“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骆宾王不在此列,他神童之名名副其实,长大了也是货真价实的才子。

  假事是宋之问月夜遇诗僧。徐敬业起兵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关于其结局的说法有好几种,《资治通鉴》说他与徐敬业同时被杀,《新唐书·文艺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孟棨《本事诗》说骆宾王逃走后“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诗人宋之问贬官路上途经杭州,夜游灵隐寺,兴之所至,便开始作诗。首句脱口而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后面却诗思蹇涩接不下去。他正在苦思之际,遇上了一个老和尚。老和尚略一思索,便说:“何不对‘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大喜,诗思顿时豁然,于是一口气便写出了下面这首《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第二天,宋之问才知道,这个提点自己的诗僧,便是归隐的骆宾王。

  这个故事不大可能是真的,宋骆二人年龄虽有差距,却是旧识,两人诗集中彼此唱和之作都很多,见面之后不至于完全不识。但“宋之问遇灵隐僧”的传说,为骆宾王的一生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这个诗意的传说虽不可靠,很多文人却希望它是真的。更何况,宋之问这首《灵隐寺》,总体上是平庸之作,“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一联却格局不凡,异常精彩,好得过分,所以不少人都怀疑有高人捉刀。清代义乌籍学者陈熙晋,钦佩乡贤,撰成《骆临海集笺注》,不客气地把全首诗都收入集中。借出一句,收回一首,这笔买卖,可算是“高利贷”了。

  陈熙晋为骆宾王集作注,其指导原则是该书序言第一句:“临海志士也,非文士也。”读骆宾王集,并回顾他跌宕坎坷的一生,我深以此言为然。至少骆宾王本人从不以文士自居。《咏怀》中的“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表明骆宾王以申包胥自期,以张良自许,所以徐敬业一起兵讨伐武则天,虽然时局不利,他仍杖策相从。他志向虽大,但毕生颠沛,想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成,不过是个失败的下级官僚和造反者;反倒是他并不在意的文辞,却令他青史留名,一首年少时候的“鹅鹅鹅”,更使他家喻户晓。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日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公元679年前后,骆宾王站在易水之上,想起战国时期荆轲奉命刺秦,在此地与朋友作别,不禁感慨系之。“江山代有才人出”,1300多年后,缅怀荆轲的骆宾王又成了今人缅怀的对象。今日站在灵隐寺前,环寺皆苍翠之色,满目皆山,满山皆树,江潮在数里之外。“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风景,是再也看不见了,但骆宾王志士的风采,如山间之松风,猎猎而来,从未停息。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七龄思即壮 自有玉壶冰 2017-06-04 浙江日报2017-06-0400011;浙江日报2017-06-0400005 2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