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孙氏故里 百姓人家

  据说,贸然踏进龙门的生人多半会迷路,我也不例外。一步入杭州富阳近郊的龙门古镇,长街、短巷、深弄、暗道迎面而来,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在脚下魔幻般地分岔,我瞬间便陷入到密如蛛网一般的迷阵中,茫然不知所措。

  有人说,丁字路的布局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防御体系,有人说这是刻意摆下的八卦迷宫,有人说这寓意着人丁兴旺,有人说是为了趋吉避凶……

  我在丁字路里瞎转了许久,误打误撞地走进了孙氏宗祠,东吴大帝孙权的牌位赫然出现在神龛上,难道说龙门是孙权故里?我在孙氏宗谱中找到了龙门孙氏的来龙去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孙权第二十七世孙孙忠由富阳东梓关迁居龙门。不管怎么说,龙门孙氏的确是东吴天子后裔。

  在龙门,一不经意就与龙相遇,龙门山、龙门寺、龙门驿、龙门溪、兴龙桥、跃龙桥、龙门瀑、龙潭、龙头石……一个小小的聚落以龙命名的地名和建筑比比皆是。加上孙氏又确系天子之后,于是,各种有形的龙、无形的龙、潜行的龙、寓意的龙在此汇聚。难道说龙门的丁字路与历史上的太原城一样,是为了钉住“龙脉”而绝“王气”?

  早在龙门建村之前,就有孙十老太公砸龙门寺佛头石、断“龙脉”的传说。我们无法知晓这位孙十老太公为何铲断“龙脉”,他是不是谙知风水奥秘,担心“王气”太盛而祸及苍生?如果说断“龙脉”还是隐讳的说法,另一则传说则直接亮出底牌。明清鼎革之际,时人盛传龙门要出“真龙天子”,孙氏家族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担忧谶语带给龙门无尽的灾祸,于是在石塔山上筑起一座高12米的同兴塔,镇住龙门的“龙脉”,封住龙门的“王气”。

  龙门至今仍保留下来跳竹马舞的习俗,大都以三国故事为表演题材,最精彩莫过于“火烧赤壁”和“火烧连营”,可以说这是孙权一生无数次大战中最脍炙人口的两次大胜仗,两场大火烧出了三分天下的大势。就连曹操都抚掌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在宗祠的戏台上,锣鼓声铿锵响起,两队骑着竹马的盛装人物踩着打马出场,一丝丝的冷气隐隐从脖子下升腾而起,来自三国的冲锋号角声、战马嘶鸣声、激烈的喊杀声、金属的撞击声在耳畔恍惚传来……

  作为一代雄主的后裔,孙氏子孙引以为豪,但是从断“龙脉”的传说中,他们似乎更能够参透“一人称帝,白骨千里”的道理。见惯了改朝换代时的民不聊生,见惯了血雨腥风的战争,见惯了血流成河的皇位争夺战,见惯了大富大贵后的平平淡淡,见惯了风流过后的凋零,他们害怕哪个野心勃勃的子孙为了重登天子堂,带给整个家族的不是光耀门楣,而是血光之劫!潜意识中,他们深深畏惧历史会再次上演。或许,他们认为丁字路可以将“王气”钉住,从而将山川大地赋予一人一家之灵气,普惠到广大孙氏子弟当中。他们再无非分之想,只求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生活,只求后裔子孙万代、血脉永续。

  孙氏宗祠三座大门门楣上赫然出现了十二只门当,这是天子的规格。但蹊跷的是,孙氏宗祠不是九开间、五进深的皇家建筑格局,而是采用了百姓人家常用的三开间、三进深,只是在两侧各加一个不显眼的厢房,形成“明三暗五”的格局。以高调标明自己的血统,以低调的建筑表明心迹——面子归面子,现实归现实。在宗祠天井,卵石拼花构成的图案中,一尾栩栩如生的鲤鱼从波浪中跳跃而出,寓意着“鱼跃龙门”。这表明孙氏族人已经完成了由“龙”到“鱼”的角色转变,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夤夜苦读、高中魁元才是最切实际的追求。

  “龙脉”被镇,“王气”被封,龙门的风水似乎更加昌盛。到了明清时,龙门人杰辈出,诞生了为郑和下西洋督造80余艘巨舰的工部侍郎孙坤、爱民如子的长葛县令孙濡、义门流芳的七县首富孙潮、山西第一廉吏孙衔等名宦贤达。极盛时期出现“半列儒林,咸饶富有”之称。现存尚书第、大夫第、司马第、冬官第一类豪宅不在少数,说明科举高中为官者众多。龙门人发家致富之后,着眼于子孙后世的教育,下血本办义学、置藏书、聘名师,划出社田做为教育经费,精心培育宗族子弟。风水设计的美好愿景让他们信心倍增,风水的聚光照亮了前途,学子们对拥有上天的眷顾和祖先的庇佑深信不疑,又有良好的教育做基础,宗族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优待,他们把命运掌控在手里,通过刻苦攻读,学而优则仕,进而追逐“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

  事实上,龙门丁字路的格局除了风水上的设计之外,它们的形成最早与龙门特有的厅堂建筑有关。厅堂是以孙氏小宗为基本单元的聚落中心,是族人祭祖、议事、聚会的地方,是一房一支的精神领地,体现了强烈的宗法秩序、伦理纲常。其选址布局,或以祖先聚居地为中心,表现出深厚的血缘纽带关系。

  随着龙门经济日益发达,孙氏子孙繁衍,累世聚集了巨富,从明代开始,龙门开始大规模建造厅堂。历史上,龙门曾有60多座厅堂,现存40余座,孙氏各房以厅堂为中心,环以住宅,筑起高墙,庭院深深,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厅屋组合院落。厅堂是原点,厅屋组合院落成片状,若干个厅屋组合院落再形成面,经过一环一环地不断扩大,终于搭建出一个团状格局的镇落。青砖灰瓦、画栋雕梁,如一幅古朴的历史画卷。这样的村社传统,给人以安乐、宁静,“享清风明月之境,得宠辱不惊之心”,传递着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古训。

  为了赋予龙门更深厚的风水寓意,孙氏子孙顺势而为,将自己的人生观纳入了街巷规划,规避十字街,刻意将龙门改造成以丁字路为骨架的城池。于是,龙门布局的设计谜团就迎刃而解了。只是,这些丁字路处处隐藏着孙氏先人的智慧,成为龙门风水布局一组欲说还休的密码。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孙氏故里 百姓人家 2017-06-04 浙江日报2017-06-0400015 2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