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真实,是语文教材的前提

  真实,有一种穿透心灵的力量。人类本性中的良善,不需要杜撰。我们要让子孙后代感受人性之美,无需杜撰一段美好往事。

真实,是语文教材的前提

王玉宝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名为《爱迪生救妈妈》的文章最近引起了不少关注。原因在于,有人反映这篇文章所述没有依据,有很大可能性为假。日前,浙江新闻App率先报道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作出回应:新版的教材将不再收入《爱迪生救妈妈》等争议文章。

  争议文章不再收入教材,看似平息了争议。但此次争议背后的一些思想认识,未必已被厘清。

  争议有两处。一者是围绕文章本身。有人说这篇文章是杜撰的,因为爱迪生7岁时,人类还没有进行过阑尾炎手术,他不大可能在妈妈接受阑尾炎手术时救母。这一点,随着讨论深入,争议也越来越少。

  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争议的第二点。有人认为,即便这篇文章是杜撰的,语文课不同于历史课,并不需要所有内容都真实,难道文学性的想象和虚构不可以存在吗?

  我们认为,这种思维对于语文教材的编撰,以及青少年的教育是不适当的。

  语文课不同于历史课,不能要求所有文章都依据真实历史,也没有必要。比如各种各样的童话乃至神话,就是虚构的,它们有美育和德育价值。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意味语文课本中的所有文章,都可天马行空,更不意味着写实文体与虚拟文学的界限可被随意打破。像爱迪生以及一些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灾难,都是曾经真实存在的人与事。如果在这些人与事上,混淆了真实与文学的界限,就容易造成学生认知的混乱,把生活常识、科学常识、历史知识与道德混淆。

  诚实是一种美德。我们当然希望后代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实现这种希望的过程,本身应该是道德的。当我们为孩子们虚构出一件“真人真事”,并力图使其对此信以为真,却不幸遭到识破时,我们同时就将虚伪、造假植入了他们的心灵。缺少了诚实的奠基,人类的道德大厦还能支撑多久?

  从操作性来看,如果孩子发现一件事基本情节不靠谱,那么附着在此事之上的道德观念,也可能同时被消解。因此,美化、虚构真实人物经历的德育方式,是一种值得警惕的有害思维。如果让它充斥于德育教育中,只会培养起一代伪君子。

  遗憾的是,此类行为在学生教材中多次出现。除了《爱迪生救妈妈》,《地震中的父与子》描述了一场并未发生的地震,《华盛顿与樱桃树》讲述了一棵很可能不存在的樱桃树......当然,人教社面对此次舆论的质疑,采取了坦然接受、深入讨论并快速行动的姿态,令人欣慰。

  真实,有一种穿透心灵的力量。人类本性中的良善,不需要杜撰。我们要让子孙后代感受人性之美,无需杜撰一段美好往事。虚假的美化,不仅显示出内在的虚弱,更是直接的丑陋。但是,如何将真实的世界展现给后代,这就不仅是语文教材科学性与文学性统一的问题,更需要成人本身具备直面这个世界和自身历史的勇气。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真实,是语文教材的前提 2017-03-23 浙江日报2017-03-2300008;3352605 2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