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乡愁“唤醒”古村落
陈淅淅
古村落最重要的属性是文化属性,这远比一时兴起的经济效益更为珍贵。要衡量古村落的价值,让它们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瑰宝,成为乡愁的安放之地。
用乡愁“唤醒”古村落
陈淅淅
日前,随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公布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古村落保护又一次成为媒体焦点。在这份名单中,浙江有61个村落位列其中。
至此,浙江全省共有176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有169个村获得中央财政补助。以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起点,浙江保护古村落的脚步稳健而扎实。其实,在这些数字与指标的背后,古村落更是一种与人、与乡愁息息相关的存在——它们是飞檐雕窗,是粉墙黛瓦,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昔日美好记忆,也是对渐渐消逝的田园生活的“重现”。
如果说,国家层面的财政支持和全省对古村落保护切实稳步的推进,是不可或缺的“硬支持”,那么保护古村落的进程中,频频被提及的乡愁二字,应该转化为专业化、人文化、细致化的“软支持”。
古村落,古字当先。它们往往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恬淡安静,但正是这些散落在大山深处的小小村庄,它们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都留存着历史的印记,都记录着前辈们淳朴的民风民俗。因而,某种程度上,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大修大建,而应是以最专业的手段留住历史、重现过去。在浙江,古村落保护有专门的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工作组,每个传统村落落实1名省级专家。这些专业的力量应该渗透到古村落保护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让每座古村都有历史、有温度、有回忆。
古村落,是村庄,更是乡愁。近几年,乡村游、田园游成为城市人生活的新风尚,每逢节假日,朋友圈微博也被各类“归田园”的照片刷屏。这种对乡村生活前所未有的向往,归根结底是在外游子依依不舍的乡愁。古村落最重要的属性是文化属性,这远比一时兴起的经济效益更为珍贵。要细致衡量每座古村落的价值,让它们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瑰宝,让过往的人们不只流连于千篇一律的“老街”,还醉心并沉浸于这里的人文内涵,让这些村庄成为乡愁的安放之地。
近年来随着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少古村落还面临着村庄“空心化”的现状。在古村落保护规划中,人的因素不可缺失。改善古村落的面貌,细致规划,如果能让在外的村民“出城返乡”,那么古村落文化的传承将不会出现“断层”,也能为村庄本身增添几分“本土化”色彩。
儿时的暑假,我都会随着父母走山路、乘木船,去到交通不便的乡下看望奶奶或外婆。我们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翻过一小座青山,我站在山的这一头,对着升起炊烟的小木屋大喊一声,老人就从屋里缓缓地走出来……这是我心里的村庄印象。它们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细小而珍贵的回忆,是依依难舍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