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象山女作家海边朗诵会

听涛放歌海风中

  记者 应磊

  县委报道组 俞莉 陈光曙

  本报讯 “听说,一水之隔,也有乡愁。而这里,有最多的岛,最多的水,和最多离岸而居的人”——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象山女作家们近日在象山红岩海滩“雅集”,伴随着海水的起伏,或以歌咏志,或感物抒怀,放飞诗意的乡土情怀。

  红岩,位于象山东陈乡渔村东旦的沿海一线,背靠青山面对大海,褐红色岩体绵延数百米。

  为了这次朗诵,蒋璐蔚精心装扮了一番,一袭长裙风中飘舞,与海洋组成一幅唯美画面。“象山人与海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在海边抒情,视野更广,甚至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高感。”作为浙江作协曾经最年轻的会员,23岁的蒋璐蔚对海洋有着特殊的感情。

  夹杂着咸味的海风扑面而来,十余位女作家吟诵着。“象山半岛与南田岛之间有无数的岛,哪个岛上住着白发苍苍的慈母,哪里就有着浓浓的乡愁。这一点,直到我的头上也生出了白发,才完整理解。”赖赛飞朗诵自己的作品《一水之隔的乡愁》。

  已过天命之年的赖赛飞是象山土生土长的一级作家,她说:“我写的就是我们象山人海边的生活感悟,可以说,我的文字是从海洋中打捞而来的。”

  在赖赛飞的记忆里,象山是一个静止的意象:沿着石浦古镇高高低低的台阶,穿过一个个拱门,行走在幽深斑驳的老街老巷。沿街商贩正在兜售各种各样的海味、干货。江心寺、瓮城、关帝庙、宏章绸庄一如旧时。指着红岩,赖赛飞说这就是她要捕捉的关于象山的一切。在她作品里,海洋元素从不缺席,“每一个象山人都对海洋充满感情,我也尽我最大的能力,表达象山人和海洋的关系。”

  在山海相依的自然环境中吟诵文学,对女作家们来说还是第一次。在这里,她们在乎山水的关系,探索天人共存的法则。新锐女作家杨卓娅抑扬顿挫地朗诵,似乎每一个句子都紧扣半岛跳动的脉搏:“你是否在渴望,一场风暴,一次迅猛的潮汐,一个勇往直前的征程?大海啊,请带上我永不褪色的梦,理想的种子已经播下,丰收的锣鼓已敲响了时代的强音。”斯人、斯地、斯物,让杨卓娅倍感珍惜。汲取着海洋营养,杨卓娅已出版中篇小说集《八重樱》,在《浙江作家》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20余万字。

  本次朗诵活动来源于象山女作家微信群,由作家陈如洁发起,陈如洁说,女作家微信群有象山籍作家、记者、学生等文学爱好者60多人,“把书面情感以朗诵的形式表达,更富感染力。”

  作家韩映红登上一块礁石,抓过话筒尽兴高歌:“门前潮水,不停地涨落,渔家的情怀,却从未言说。我要如何去疼爱,我的灰姑娘,大海的女儿……”

  海风把女作家们的音符传得更远更广。在她们的句子里,渗透着象山的古陶窑、古沉船、海防遗址,点缀着龙灯、剪纸、渔歌号子……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听涛放歌海风中 2015-04-20 3851989 2 2015年04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