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小芳,老家喊你回来

  主编 邓国芳

  2014,“小芳”很忙。

  5个月前,因为本报“美丽乡村”周刊官方微信平台“老家”(微信号:zjrbmlxc)的上线,在远离乡村和泥土的杭城,我重新拾取了“小芳”这个充满乡土气息的亲昵称呼。只是岁月更迭,当年的“村小妹小芳”,已变成了年过三旬的“村姑小芳”。

  “小芳”,少时,在我老家的小村落,所有的乡亲都这么称呼我,拖着去声的尾音,清脆响亮。尽管没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但在乡亲们眼中,乖巧、勤劳、聪颖又懂事,是那两个字的美好含义。

  时隔多年,在钢筋水泥丛林的杭城,再次听得这般称呼,顿生几分喜感,也能让我想到很多。记忆,也瞬间被拉回那个意识恍惚的年代。

  大约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勤俭持家、农耕为生的父母,开始酝酿建造洋房。为此,家中节衣缩食,育毛竹、打短工、卖特产,存下3万多元血汗钱,并在我读五年级时启动这项非常重要的“家庭计划”。当年在偏远小村里有这笔存款,几乎算得上半个“土豪”。

  谁知,父母建房时,恰遇物价飞速膨胀,造房实际花销大大超支。而在那个教育乱收费的年代,我和我姐的上学费用陡增,家中顿时陷入困境,父母疲累不堪,直到姐姐师范毕业、我快读完大学时才得以缓解。这是后话。

  犹记得,当时洋房虽然艰难结顶,但父母脸上洋溢的荣光,还是清晰可见的。不久后,村中几户勤劳致富的人家,也相继破土建造洋房,格局样式亦是照抄我家。那个年代,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坞,还是以勤劳致富为荣的年代。建得起洋房,就是最好的印证。

  不过,那些勤劳致富户的荣光,很快就被消减而去。这种变化,就与“小芳”有关。

  那是个人心萌动的年代。当我和姐姐还捧着书本、认真写着家庭作业时,不少长我们几岁的“小芳”,相继辍学,就连老师几番追到家里,也无济于事。没两年,“小芳”们就扔下锄头,纷纷外出,去追赶那个时代——南下广州和深圳。

  逢年过节时,远离城市的小村多了别样风光。衣着光鲜亮丽的“小芳”,总是包车进出,带来山里人少见的稀罕物。我还有幸品尝到了此生难忘的朗姆酒巧克力。就在那时,有“小芳”的人家,瞬时建起豪华洋房,直接秒杀我父母苦苦建成的两层小楼。当然,村中亦多了几个从来见不着爸爸的小娃。

  那时,我的父母开始变得焦躁、沉默,也曾为是否要顶着巨大经济压力,让我和姐姐读高中、上大学而剧烈争吵过。“某某家的孩子,没读书,照样……”的词句,也开始出现在杂乱的争吵中。估计那段时间,我们优异的成绩单,已无法让父母满足。

  如今想来,那个年代的故事,早已烟消云散。曾经的“小芳”们,也大多在年过三旬后,陆续回到老家嫁人、生娃。而我和姐姐,却最终跳出“农门”,永久离开了那个曾经风云涌动的村庄。就像父母真切期望的,“你们以后不能当农民”。

  20多年后,早已远离乡土的我,机缘巧合之下,成了本报“美丽乡村”周刊的责编。又在今年7月“老家”上线时,被赋予了“村姑小芳”的花名。因为常年行走在乡村,和农民打交道,又带着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看问题,当年恍惚的记忆,逐渐变得明晰。

  仔细想来,那个年代的乡村,是留不住“小芳”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人心荡漾。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让乡村青年无法淡定从农。无论是南下闯荡,还是以读书的方式跳出“农门”,都是对霓虹灯的向往,和对乡土的不自信。

  而今,老家不再贫瘠,乡村风生水起,无数“小芳”,因为勤劳智慧,轻易追赶上这个时代,在乡间田野里翩然起舞——种生态蔬菜,卖老家土产,开设农家乐,或者就在家门口的厂里上班,在镇上开家服装店……乡村生活照样精彩。还有很多“小芳”学成归来,带领乡亲发展现代农业。

  或许是为了守护这般向上美好的景象,多年来,周刊几乎以呐喊的姿态,持续为乡村复兴、农民增收默默努力着、服务着。我们顺应时代,推出线上平台“老家”,不遗余力地包装推介浙江各地的乡土特产和美丽乡村。其目的,无外乎,是希望在城市化的洪流中,在城镇化的席卷下,乡村能站稳脚跟,发掘优势,找到未来。

  如此说来,尽管变得更忙,我也是享受“村姑小芳”这个名号的。

  而在辞旧迎新的时刻,“老家”一如既往,送上祝福,让你温暖前行。

  即日时,我们将陆续派福:

  那是一盘很乡土的菜,纯正的老家味道——武义的梅干菜炒肉;

  那是一道很时尚的福,创意的老家物件——桐乡的美丽蚕茧画;

  那是一本很文艺的书,深厚的老家记忆——陈炜的《匠心随笔》。

  我们希望,与浙江乡民共同努力,让老家变得生机盎然,也想在跨年之时道声:

  “小芳”,快过年啦,老家喊你回来。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小芳,老家喊你回来 2014-12-30 3740393 2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