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好学

衡水模式纠结在哪

  王东

  河北衡水中学最近引起了巨大争议,看看中国青年报同一个版面上两篇针锋相对的评论,《衡水中学到底哪里不正常》《不要再妖魔化衡水中学》,你就知道中国教育涌动着多少纠结与冲突:有人以为衡水中学是“高考工厂”,有人却认定它演绎了一个由屌丝变土豪的“励志故事”;有人吐槽它那种只讲升学的教育为有害的“成功学”,而有人却赞誉为“激情教育”与“精细化管理”。

  衡水中学让谁纠结?我想,主要在两个方面触动了人们的神经。一是衡水中学所宣扬的教育与人们期待的美好教育的方向不一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让衡水中学成为热议的焦点。二是人们所定义的衡水中学的生源“掐尖论”。人们认为,衡中对优秀生源的垄断,破坏了教育公平。生源的掐尖导致其他高中的发展每况愈下。

  其实,衡水模式的实质就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创造了“高考神话”,实现了“逆袭”,并把这做到“极致”。批评者认为,它只育分不育人,把学生当作高考的机器;赞成者不以为然,其理由是,现今教育评价制度,不就强调考试分数吗?哪一所学校不在进行应试教育,差别只在于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以及只做不说。衡中把应试教育搞得很成功,难道有错?如果有错,错就在评价体系上。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衡水模式其实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样本。把应试教育的板子打在学校身上,一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二来学校也不服。必须意识到,评价制度不改,唯分数论就难以打破。切实推进教育改革,改变升学教育模式和评价制度,才能把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这才是争论双方需要达成的共识。


浙江日报 人文·好学 00014 衡水模式纠结在哪 2014-12-11 3669213 2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