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映照夕阳红
——记三门县浬浦敬老院原院长陈士能
本报讯 (记者 沈吟 县委报道组 林苗苗) 尽管陈士能退休已经一年了,但三门县浦坝港镇敬老院浬浦分院的老人们,依然念念不忘他的身影——那个俯身为老人洗脚、换尿布、剪指甲的身影,那个为老人下地种菜、上山砍柴的身影,那个待老人亲如家人的身影。
浬浦敬老院成立于2004年,占地面积不大。刚成立时,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敬老院院长人选。镇领导想到了陈士能,当时58岁的他在镇民政办工作,原本再过几年,就可以退休回家享天伦之乐,如果接手敬老院,不知道还要干多久。陈士能考虑再三,毅然挑起了重担。
敬老院顺利开张,首批入住12位老人。当时一位86岁的马祥金老人高位截瘫,每天需要定时翻身、换尿布。院里人手紧张,没有护工,照料马祥金的任务,大部分落在陈士能肩上。擦身、洗脚、换被褥……陈士能悉心照料,没有一丝怨言。
镇里给陈士能安排了宿舍和伙食补助,但他以照顾老人不便为由,婉拒了这一待遇。他每天和老人同桌吃饭,晚上也住在敬老院。为了丰富老人的生活,陈士能从有限的经费里挤出钱,购置电视机、象棋、图书;为了让孤寡老人安心生活,陈士能想方设法让老人与亲戚朋友多联络,陪老人拉家常。
敬老院的经费有限,为了改善大家的伙食,陈士能在附近开垦了一块菜地。敬老院老人说:“青菜、西红柿、冬瓜,一年四季各种瓜果蔬菜不断档。”敬老院每天开伙,木柴的需求量很大。陈士能经常喊上体力尚好的老人一起上山砍柴,而最重的活总是留给他自己。
陈士能买来工具,为老人理发。厕所堵了,陈士能去疏通;门窗坏了,陈士能动手修……9年来,陈士能逐渐成为一位多面手,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影子。很多人甚至忘记,年逾6旬的陈士能也已迈入了老龄的行列。
对敬老院的老人来说,陈士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不久前,陈士能被评为台州市第二届“十大孝贤”。他说,要不是身体欠佳,他还想再为老人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