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甲的酸甜苦辣
——听志愿者讲述奉献背后的故事
记者 丁谨之
通讯员 盛相良 项颖
编者按: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鲜红的马甲,是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火热心肠,也是他们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背后,有成长与收获,也有委屈和艰辛。用心关爱他人的志愿者们,也期盼着人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
被误解,满腹辛酸
周发,浙江财经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大三学生,身为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的他,已为学校的志愿服务月奔走了一个月。自从大一加入志愿者队伍以来,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已超过500小时。“大三以后主要负责组织志愿活动,几乎所有活动我都会到场。”眼前的这个大男孩彬彬有礼,嘴角挂着热情的微笑。
大一时,周发曾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他被安排在餐厅工作。没想到,餐厅老板把所有活都丢给了志愿者,给自己的员工放了假。“除了基本清扫,还要求我们把嵌在地砖里的瓜子壳都捡干净。工作人员却只顾着看电视,也不搭把手。”虽然事后进行了沟通,但这件事让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很“受伤”。“许多不理解志愿服务的人,把我们当做免费劳动力,认为享受服务理所应当。”周发有些无奈地说。
还有一次志愿服务时,主办方为自己单位的工作人员准备了饮用水,却对带队的周发冷冷地说:“你们是志愿者,就再坚持坚持吧。”志愿者们心中不是滋味,却仍尽心尽力地坚持服务。“希望大家能多几分感恩之心,理解是对志愿者工作的最大肯定。”
说奉献,贵在坚持
38岁的曹亮,如今已是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全国优秀志愿者,拥有16年志愿者经历。曹亮告诉记者,他穿上这身红马甲是在1998年年底,他与20多个年轻人一起,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的身份不是荣誉,更意味着付出。第一次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曹亮与队友共同负责对500位市民进行“杭州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每张问卷要求真实、完整,而且需要针对来自不同阶层的市民。曹亮鼓起勇气,挨家挨户地敲门,吃了不少“闭门羹”。3天后,沙哑着喉咙的曹亮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当初与曹亮一同成为志愿者的年轻人,只有曹亮仍然坚持,每年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时间都在500个小时以上。保护运河是曹亮带领的环保服务队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至今,他已与队员一同认养了2000平方米的沿河绿地,共清理白色污染100多公斤。“对我而言,志愿服务已经成了责任。”他笑着说。
61岁的王鲁民也常常活跃在杭州街头的微笑亭里。10年前,王鲁民从杭氧退休后,便开始成为“全职志愿者”。10年来,她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经超过两万小时,是一个功勋志愿者(2000小时以上)的10倍。
寒风中坚守在景区微笑亭的她,双手冻出了冻疮;奔忙在春运火车站的她,即便发烧也不愿下“火线”。提起这些,她只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坚持下去。”
微影响,传递理念
面对记者,曹亮总把志愿者服务的“微影响”挂在嘴边。在他看来,每个志愿者做的都是小事,却能感染身边的人们。
经过这些年的耳濡目染,曹亮已成了个不折不扣的环保达人。“如果看到旁边有人乱丢垃圾,我就会觉得很不舒服,还会冲过去劝说人家。”他说这已成为了自己的“职业病”。
为了让志愿活动更加奏效,曹亮下了一番苦功。为了推广节水理念,他组织居民参观自来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传授节水小窍门。他还定期组织志愿者们下社区,发放环保袋,更换节能灯泡。“那么多志愿者,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一定会有蝴蝶效应,让越来越多人了解环保节约的重要。”曹亮信心满满地说。
回想10年的志愿者生涯,王鲁民感觉自己是杭州变化的见证者。“记得2006年在路口进行交通文明劝导时,很多人都觉得我多管闲事。但现在,好多游客都觉得杭州的交通秩序特别好。”每当听见游客赞叹杭州的“车让人”,王鲁民的自豪之情总会油然而生。
“志愿服务很辛苦,但做得久了,就会嚼出一股甜味。”在王鲁民眼中,这种快乐不仅在于得到尊重和理解,更在于通过志愿服务传递的理念,能影响到他人的言行,久而久之成为新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