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科技创新呼唤公民科学素养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和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就科技创新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一个重要的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体制机制关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1945年,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变成先进了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60多年后,我国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生命临终之际发问:“我们真的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出大师、出大科学家。”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中国科技界和全社会的深思。

  现在,钱学森之问过去了20年,习总书记又向我们提出了同样的思考。如果说李约瑟难题是探寻传统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近现代科技,是疑古;那么钱学森之问就是问今,问的是新中国以来我们为什么依然没有出科学大师;而习总书记则是站在全球科技革命前沿和展望中国发展未来的高度,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的思考。

  习总书记高屋建瓴的思考从根本上回答了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这就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这里边,习总书记实际上讲了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的两方面因素,思想障碍是社会文化土壤的因素,制度藩篱是社会运行机制的因素,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对于社会运行机制这一因素,习总书记说,就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他还说,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的必不可少的点火系。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对于社会文化土壤这一因素,习总书记说,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又要宽容失败,鼓励年轻人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超越前人。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最基础最基本的社会文化土壤。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下公民科学素质的相对缺失。推动世界发展的近代科技革命之所以发轫于欧洲,得益于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人的思想禁锢的解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全球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创新;而离开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技发展创新必将成为空中楼阁。这不仅因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和产业化需要一大批具备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劳动者,还因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运用科学方法等内涵更是科技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方法,没有这一动力和方法,科技创新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持续发展。遗憾的是,作为科技创新社会文化土壤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尚未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古人哲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就是中国发展终身之计的长远性基础性公益性大工程,盼望全社会能够从习总书记展望未来的思考中形成共识,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加大投入,合力推进,为科技创新发展夯实坚实的社会文化土壤。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科技创新呼唤公民科学素养 2014-09-05 3542395 2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