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衢州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习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意义深远,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衢州市作为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既肩负着保持增长速度、做大经济总量的历史使命,更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面对新常态,我们把“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牢夯实生态建设这一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重要论断,蕴涵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

  衢州地处钱塘江源头,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衢州必须承担起“一江清水送下游”的重大政治责任。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衢州要成为美丽浙江重要生态屏障。这是对衢州发展的科学定位,对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是衢州的命脉和王牌,没有好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就是“无本之木”,经济转型也就成了“纸上谈兵”。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发展,也不以停止发展消极地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标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

  我们要自觉地以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大标尺”来衡量,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守生态红线,坚决抵制各种利益主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侵害,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前列、作表率。重点要通过“五水共治”,以铁的决心、铁的信心、铁的政策、铁的方法、铁的纪律“五铁”治“五水”,把治水治气结合起来,把治城治乡统筹起来,努力打造生态屏障;要围绕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国家级试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要加快实施智慧环保项目,进一步扩大环境监测覆盖面,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规定,加大全时段、全方位监管力度,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紧紧扭住转型升级这一核心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向,为我们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推进经济转型提供了基本遵循,特别是对破除“唯GDP论”、把经济发展转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导向作用。

  衢州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完成“原始积累”,又要面临“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沿用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成本会越来越高、路子会越走越窄。新常态对衢州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和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以更大的力度、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推进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

  衢州推进转型升级,就是要破除传统路径依赖,以一城一区一园一村“四个一”建设为主载体,努力实现全市域转型。一城,就是把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主抓手,加快市区水系改造提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孔子儒学文化区建设等“十大专项”和森林大道、森林公园、森林园区、森林巨化等“四大森林”建设,继续强力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工作,努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区,就是把建设国家休闲区作为推动服务业转型的主载体,深入挖掘衢州山水资源、民俗文化等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和农家乐建设标准,加快培育一批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努力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为衢州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一园,就是把建设开化国家东部公园作为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突破口,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发展机制、生态型城镇体系、全市域景观改造机制、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机制,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示范区。一村,就是把建设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作为推动工业转型的主平台,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水资源产业、特种纸等产业向品牌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推动化工、建材、钢铁等产业向循环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推动氟硅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关键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这些重要讲话,充分论述了改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我们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将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地经济改革的动作频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成为经济行稳致远的最大利好。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向改革要红利、要动力,向创新要增长、要转型,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真正做到敢于突破、善于突破、快速突破。

  我们要从衢州实际出发,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生态体系,重点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有所突破,努力把绿色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促使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脱颖而出。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抓紧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等“三条红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简政放权、职能转变,积极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制度,加快建立全市统一互联的网上办事大厅和一站式服务的“便民方舟”,继续做好审批事项清理和下放工作,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绿色产业集聚区“大部门制”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公司化运作,进一步减少层级、精简人员、提高效能,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以确权登记为基础、赋权强能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增进农民财产权益和其他权益。

  始终突出改善民生这一根本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全省来看,去年衢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76.3%和74%,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重。我们深刻认识到,适应新常态就是要向民生改善要潜力,把建设幸福衢州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切实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让老百姓的幸福感与日俱增,让衢州人民的收入更称心、居住更舒心、保障更安心、平安更放心、生活更顺心。

  要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衢州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让衢州老百姓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出行更加便捷,喝到更加干净的水,吃到更加放心的食品,呼吸到更加新鲜的空气。要形成比较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做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闲有所乐,让衢州老百姓享受到水平更高、质量更优的公共服务。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营造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让衢州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安全感、归属感不断提升。

  【作者为中共衢州市委书记】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转型升级 2014-09-05 3601153 2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