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规律应是关键词
“跑偏”的城镇化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圈地卖钱、拆除旧建筑、无约束扩大城市面积、大搞工业等,一系列短视的行为,使得城镇化衍化成一种“大城市病”,引发了城市盲目扩张、布局不合理、投资过热、债务负担加重,以及环境资源受到破坏等负面效应。
在以往应对危机、扩大内需的经济建设的内涵之上,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着力强调了提高质量,实际上是将城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新的境界。
高质量的“人的城镇化”着意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对人文历史的保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关注民生,尤其是农民工这一历史性群体的幸福指数和未来导向,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城市和村镇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多个问题导向式改革举措势在必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要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乃至破坏,避免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投资,更加绿色、低碳、循环、集约的建设发展应该得到路径和制度保障;保护人文历史,就是要站到唯物史观的高度,顺应自然、善待历史、传承文化,扭转大拆大建、千篇一律的错误思路,控制人为造城运动。
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共识之上,构建实现现代田园城市的激励机制。这是新型城镇化的新意所在。因此,质量、规律等应该成为发展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