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好奇

一座“楼坚强”的长成

  几天前傍晚的一场豪雨,把杭州变成了一座“水城”。暴雨一来,不少房子顶层、底层齐漏水,阳台上倒塌的花架、花盆更是不计其数。

  暴雨尚且如此,万一遇到地震,我们的建筑安全吗?由省科协、浙报集团主办,浙江日报、省科技馆、果壳网承办的“【[科学] 】百日谭”,邀请到省土木建筑协会的两位专家——省建设厅科技委技术结构灾害委员会委员钱国祯教授和省地震安全评定委员会委员丁伯阳教授,为我们身边的住房把把脉,聊聊何谓“诚实的建筑”。

  建筑的严格标尺

  “杭州是按照6度(地震烈度)设防的城市,我们设计的房子要求符合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标准,就是到8度也禁得起,不会倒塌。”一开场,曾任杭州市抗震办副主任的钱国祯就给坐在台下的观众吃了粒定心丸。他分析,杭州市经历过的最大一次地震级数为5级多,从地理环境看,现在的6度抗震设计是安全的,“所以地震的时候大家不必慌乱,用不着拼命地往楼下跑。”

  在这里,涉及了一个专业概念——“度”。地震烈度与地震级数有明显区别,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把“尺子”,表明地震所释放出能量的大小,“震级差一级,如七级地震和八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要差32倍。”钱国祯说:“设计房子不以震级作为依据,而是用烈度,即地震以后对当地的影响程度。”

  那么,我们身边的建筑是否都符合6度抗震的规范和标准呢?钱国祯认为,当前房屋建筑质量的保障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一栋房子的拔地而起需经过多个单位的层层把关,包括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建筑是否“诚实”,用这几面“镜子”照一照便知。

  而除了符合规范和规章这一大标准外,实际建造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评判一座房屋的抗震性呢?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丁伯阳教授给出了他的回答:“铜铁建筑要比一般的砖房建筑抗震性好;而在砖房建筑中,整体浇铸的楼板要比用空心板浇铸的预制板好;有抗震构造措施的自然要比没有的好。”另外,他还补充道,抗震标准和我们吃的食物一样,有50年的有效期。50年过后,房屋就需要时不时检查“身体”,用另一套标准衡量。

  复杂的抗震设计

  还记得小时候玩的积木游戏吗?我们任意摆弄着形状各异的“建筑材料”,天马行空地设计着自认为好看的房子,殊不知,房屋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可不单单是外形,尤其是考虑抗震因素后,房屋设计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在加入抗震因素之前,我国的建筑主要考虑房屋要承受自己和它使用的一些设备的重量,高层建筑则还须考虑风的作用。”钱国祯介绍。现在,垂直方向的重力、水平方向的风力、地震波等都在设计者手中拆解成了图纸和报告中的一个个复杂的数据,成了房屋设计时不可或缺的参考系数。

  “地震作用与建筑质量呈正比,质量越大所受的地震冲击越大。”钱国祯随即搬出了牛顿第二定律“F=ma”向观众解释:“假如质量分布不均匀,地震作用力就分布到建筑的一侧,这样一来,房子不但会变弯,还会扭曲。”

  地震防灾减灾也同样是整体的、系统的大工程。钱国祯说,它涉及地震的预测预报、工程实施的抗震设防和震后的抢险救灾、重建恢复,三方合力才得以保障建筑的安全。实际工作中,有3类建筑是让抗震专家们比较“伤脑筋”的,也是防震、抗震重中之重——“一个是农村建筑,第二个是超限高层,第三是一些容易引发次生灾害的建筑,如核电站。”

  科学的技术保障

  “我们国家的建筑绝大部分是砖木建筑,就是砖头和木头的建筑,从历次地震调查来看,这部分建筑的抗震性能是比较好的。”丁伯阳结合他多次的地震调研,得出了这一结论。

  观众席前的电脑屏幕上,跳出了一张杭州和睦小区室内建造时的照片,照片对准的是一个叫做“叠层橡胶隔震垫”的家伙。如今,在建筑底部加入“隔震垫”已是当前减少地震影响的一种成熟做法,在当时却是华东地区的第一栋。“这个隔震垫就是一层橡胶一层钢板,中间没有界限。目前,这样的建筑杭州造了4栋,全国有几万栋。” 钱国祯说。

  隔震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隔震垫对于农村建筑来说造价太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用沙子封闭包裹而成的“密实沙垫层”来缓冲地震作用力。这类沙垫层在小震中作用不明显,遇到大震时能通过产生大摩擦力,减少约50%的地震作用,以达到“大震不倒”的效果。

  除隔震技术外,还有阻尼耗能、结构控制等技术也常用来应对大地偶尔的“震怒”。钱国祯以杭州的三桥为例:“三桥是个斜大桥,斜大桥支柱的地方有两个撑,这两个实际上就是阻尼器。这里的“阻尼”,即是指阻力。

  当然,震动只是损坏房屋的一种模式。针对不久前河坊街牌、集贤亭倒塌事故,丁伯阳建议,防护杭州古建筑的当务之急,是防止生物的侵蚀和潮湿的腐蚀。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4 一座“楼坚强”的长成 2013-09-16 3115411 2 2013年09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