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燃放德性的光芒

  前不久,看了央视一套播出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一份深切的感动一直萦绕于心。这些普通之人的非刻意所为,如春风涤荡着人们心头的浮尘,真切地感动了亿万观众,也深深地感动了我;许多人为之砰然心动,甚或泪影婆娑。我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景,主要是如此叩人心扉的德行相对稀缺,才更显珍贵。

  人具有向善的天性,也残存着恶的一面。一方面,正像动物亦有的舔犊之情一样,人类具有惜命、施爱、同情等向善的原初禀赋,这是由自然界的遗传规律所决定的,也是保证物种延续的必要条件,称之为“第一自然律”。另一方面,经数万年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性进化,人们具备了遵从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自然律”)为内核的社会约定的意识自觉,或曰善良意志。上述善性构成人之德性的主要内涵。这善的一面,与进化中残存的自私贪婪、坑人使坏等恶的一面,共同构成了人性,同时储存在意识深处,只是两者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的强弱不同而已。

  而需面对的现实是,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些亟需重视解决的问题,诸如社会分化过大,民众心理失衡;社会保障乏力,人们对未来的焦虑变为对现实的紧张,心浮气躁;缺乏人文铺垫,出现价值体系断裂化和是非标准碎片化的道德困境。加之少数腐败官员的恶德劣行,人们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尘埃。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们的向善天性变为向善实践,让向善激情竞相迸发呢?

  ——放慢脚步等等灵魂。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当物质运动达到一定速度时,质能、时空、形态都为之改变。这在日常生活也能感知一二:火车跑得太快会撞起来,官升得太快会摔下来,社会发展得太快会出岔子。老百姓更形象地说成是“急火打不出好烧饼”。因此,保持适当的行进速度,使世间万物都能找到自我,既是“社会相对论”导出的正确结论,更是优化发展质量、安顿人们灵魂的一件大事。

  ——教化民众激发向善。“富之,既富乃教之,此治国之本也。”(〔西汉〕刘向《说苑》)富之而不教则比贫穷更危险。社会教育这块园地,事实上已经抛荒了好多年,再不耕耘,将真穷得只剩下钱了!眼下,首先要解决好传统道德观念与现实行为规则的衔接问题,完善道德价值体系,给大众有个明确的行为指向。其次,要解决好精神饥饿的问题。这需要举全社会之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原料,精心烹饪出花色品种齐全的精神餐饮,使群众吃得下、对胃口、能消化、有营养,激发向善天性。

  ——型塑官德引领民风。行政系统是社会诸系统之中枢,官员是全社会的聚焦点。所以,孔老夫子曾语重心长地训诫弟子季康子说:“子欲善,则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意思是说当官的向善,百姓也会向善;当官的德行所指,百姓也会跟着的。事实上,百姓是在察看官员的德行中评点政府社会的,往往是一个官员的龌龊被看作一群官员屁股不干净,甚至从头到脚抹黑政府,可谓“一颗鸡粪坏了一缸酱”,腐败的社会成本何等惊人!因此,“政者正也”是官德的第一要义,官德是德政的第一工程。

  ——唱响正义维护公平。正义就是公正、平等、责任,体现着人格健全,代表着社会健康。当官要正义,“只有那些具有正义德性的人,才有可能知道怎样运用法律”(美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语)。为民要正义,才能明辨是非,勇于担当,“路见不平一声吼”。社会要正义,“所有社会价值——自由、机会、财富、尊严——都能平等地分配”(〔美〕罗尔斯《正义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群众的心头才能顺畅舒坦,向善的激情才能由衷焕发,德性的光芒才能照耀星空。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燃放德性的光芒 2012-03-12 浙江日报2012-03-1200013 2 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