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前沿观点

小剧场小舞台,丰富群众文化大生活

  据报道,在北京繁华地段宣武门路口,有一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大院,名叫繁星戏剧村,这是一家以小剧场表演为主,集戏剧制作、艺术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剧场门前每晚总有着熙熙攘攘的人流。

  小剧场、小舞台,之所以如此受观众青睐,是因为贴近群众,迎合了民间健康趣味,讲述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群众看得懂、喜欢看。群众既是享受者,也是参与者。在河北霸州,农村小剧团有150多个,京、评、梆、昆……你方唱罢我登场,老百姓可以加入任何一支感兴趣的活动队伍。

  小剧场、小舞台,因其形态小,属于小规模演出,故而也凸显了低成本、低票价的特点,从而也必然吸引较高的上座率,令其在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过去,我们的一些剧团眼睛始终盯着大城市、大剧场,以及全国、省级的会演、调演,把功利放在了第一位,期望得个大奖;在戏曲表现形式上也好追求大舞台、大布景、大投入。这样的演出,普通群众不但消费不起,也很难消受。

  实行小剧场、小舞台制,除了内容、形式贴近群众以外,演员的作风也会更加“接地气”。事实上,很多艺术家都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的。归国华侨戴爱莲终生迷恋少数民族舞蹈,六下云南,和白族姐妹共度火把节,记录她们缤纷的舞姿;胡松华曾向10多位少数民族歌手拜师学艺;王洛宾将毕生情感交给了大西北,沿着民歌铺成的道路,创作、改编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染乎世情,系乎时序”,当艺术真诚俯身在时代和生活的土壤中,才能开出扎根于群众的芬芳花朵。也只有在与群众的互动中,我们的演员才更会在真诚的感动中激发创造的灵感。

  想起文艺复兴时代的音乐家蒙特威尔弟,为了让歌剧摆脱仅仅是贵族观赏的特权,让更多普通人进入歌剧的剧场,首先在威尼斯实行2个里拉一张门票的便宜策略。而古希腊戏剧艺术的空前繁荣,也与全民参与有关,当时希腊政府实行“观剧补贴”制度,给予每位观众一定的补贴。今天,作为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和市场,更应重视普通大众对于文化艺术的参与和投入,珍爱他们的热情,体恤他们的经济实际。城市小剧场、农村小舞台愈多,则群众参与积极性愈高,其自觉性、能动性愈强,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愈丰富,城乡文化也就会愈繁荣。


浙江日报 人文·前沿观点 00014 小剧场小舞台,丰富群众文化大生活 2011-10-28 2198710 2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