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西古镇印象
曾东元
今年5月,我随政协联谊会老同志一行,赴四川考察了红军长征中有过重大影响的磨西古镇,印象极为深刻。
磨西古镇,历史上川西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红军长征曾经到过的地方。磨西镇地处贡嘎山峡谷间,一个狭长地带的高坡上,南北向二条各长约二公里的街道,加上众多小巷,使古镇颇具个性。我们沿着一条主街漫步,街两侧的房屋,既有白墙青瓦、屋面呈双向斜坡式的川西宅屋,又有红墙平顶,屋檐有彩绘宗教图案的碉楼式藏族民居,还有砖混结构的现代楼房。沿街密布各种店铺和旅馆,店铺售卖当地草药,如天麻、藏药以及木耳、干菇、牦牛肉、牛角梳等土特产,也有不少叫卖牛羊肉烧烤、川味火锅及拉拉面之类的小吃店,旅馆从自驾游旅社,背包客栈到三四星级的宾馆饭店应有尽有,不少还打着“国际”的牌子,我们下榻的宾馆就叫“长征之旅”国际大酒店。
我们沿大街拐进一条东西向的石板小巷,去参观当年红军短暂驻扎磨西、召开重要会议——磨西会议的会址。这条石板小巷依稀还可以看出古驿站的道路痕迹:石板路高低不平,车辙印痕留在了石板上,路边的土木结构老房,陈旧简朴但土墙青瓦,斜坡顶、宽屋檐、门板房,外墙面几乎没有雕塑和色彩,不由使我们想起江南小镇与之类似民居的淡雅、朴实与亲和。走不一会,一座天主教堂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教堂的钟楼具有飞檐翘角的古典中国传统塔楼风格,而门窗则具有西方风味的圆拱型外框,如果不是塔楼顶上竖立的大十字架,标明建筑的宗教色彩,我们实在看不出这是一个天主教堂。走进教堂院落,我们首先见到一幢中西结合、砖木结构的二屋楼房,走上台阶,一块镌刻着《磨西会议旧址(1935年5月)》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立在阶上,原来这幢楼房就是1935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及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到达磨西后,召开重要军事会议的地址。就在这幢楼房二楼西侧的神甫房,当晚在毛泽东主持下,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秦邦宪、陈云及邓小平等领导参会,决定了红军飞夺泸定桥和继续北上抗日的方针。5月30日,由杨成武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先遣团成功夺取泸定城外大渡河上的铁索桥,为大部队冲破敌人封锁,从容通过大渡河,进入藏区奠定基础。这幢楼房西侧的另一间房,是毛泽东当晚住宿的房间,屋内有毛泽东用过的桌椅、床铺和马灯。
在神甫楼左侧的天主教礼拜堂是教堂的主建筑,一位白发苍苍的瘦小老人向我们介绍了红军长征路过磨西的概况。当年红军在磨西开仓济贫,宣传抗日,动员群众,得到了磨西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虽然红军在磨西仅停留了六七天时间,但却在磨西人民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和美好的回忆。至今,当地群众仍自发组织,志愿轮流到红军驻扎过的教堂和神甫楼值班守护,担任义务讲解员和管理员。从这位老人的神情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当年在磨西发生的红军长征故事十分自豪。天主教堂东侧不远是磨西藏传寺庙金花寺,寺庙主殿左上方屋檐下悬挂着太极图,而右上方的屋檐下侧悬挂着佛教万字图,正中则是藏传佛教的达喇图唐卡,道教、藏汉传佛教都在寺庙中显现。正当我们惊异间,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这是典型的地处藏汉边缘地区,康巴宗教文化的特点。走出大门,外墙画着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画像,这更印证了刚才管理人员关于康巴宗教文化具有兼容性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