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坐上直通车 吃下定心丸

浙医二院助力基层,百姓看病更有期待

  本报杭州1月12日讯

  见习记者 吴孟婕 通讯员 方序 

  

  今天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与杭州江干区卫生局下属的两家区级医院和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签订技术指导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管理咨询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依托浙医二院强大的技术实力、先进的医疗设备,杭州江干区辖区内80万居民的健康问题有了强大后盾,也给“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就医新模式注入一针强心剂。

  一直以来,“小病在社区”、“看病在基层”对老百姓而言始终是“耳熟”却不能闻其“详”的术语。如何从根本上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从筹划、论证、实施到推广,历时3年,浙医二院探索了以“首诊在基层”为前提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预约”的新模式,试点第一步于2010年9月14日在衢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常山县人民医院和杭州小营、长河、浦沿、西兴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铺开。

  直通车和专家号

  “分级诊疗”,看病路径一目了然。家住衢州的范女士多年来深受眼疾困扰,近日去衢江区人民医院复诊时,医生为她开了预约单,约上了浙二眼科专家方肖云。就诊当天,范女士一早从衢州坐车来杭,在分诊台取完号,方医生已经在诊室等她了,桌上放的是范女士从基层医院转上来的就诊信息。

  有了这条绿色通道,病人在家门口就能提前挂上浙二的门诊号,不但可提前安排就医计划,还减少了候诊时间。问诊、检查、拿药,这一系列“固定动作”走下来,范女士感到很舒心,“早就想来省城找专家看病,但是听说挂号特别难。这下好了,治了眼病,看病也不再‘一抹黑’。”

  不仅是患者,医生对此也很拥护。方肖云说,分诊预约制度使医生在接诊前能对病人的情况“了然于心”,找到“专业对口”的病人,避免了专科、专家资源的浪费。

  许多病人看常见病、多发病首选去基层医院,这是“分诊预约”带来的新变化。据统计,衢江区人民医院2010年10月的门诊量达到14297人次,比前一年同期增加近39%,医院门诊收入增加25%。

  “合理优化医疗资源,扩大公益性服务功能是浙二的头等大事。”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分级诊疗一定要有严格的准入门槛,患病先到基层、社区医院,解决不了的再到大医院,这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教练员和守门员

  基层首诊,质量谁来把关?除了将“选择权”下移,浙医二院也定期组织专家赴社区和基层医院送医送药,为基层医护人员开设培训课程,并选拔优秀医生到浙二进修,确保病人在基层也能享受到安全、有效的“同质化服务”。

  “通过名医手把手地帮教,‘孵化’了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我们的医疗水平提高了,当好分级诊疗的‘守门员’,也给老百姓在基层看病吃了一颗‘定心丸’。”杭州滨江区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彭主任说。

  对此,杭州滨江区社区全科医师余愉深有感触。在浙医二院的基层帮扶活动中,他与来自内分泌科、消化科等专科的五位专家结成对子。以点对面,诊疗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能随时请教,“就像身边有了最强大的搜索引擎”。

  为了鼓励社区医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滨江区卫生局还与浙医二院联合推出了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考核体系,对培训学员授予继续教育学分。

  在今天的签约仪式上,“家门口看病”的概念不断被提起。如何使家门口的医院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马伟杭表示,城市医院应加强与基层医院的联系,促进优质城市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只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合理、科学,公立医院改革才能有效推进。2011年,省卫生厅将进一步完善面向大众的预约挂号平台,由试点到推广,把全省二级以上医院纳入其中;同时,将继续鼓励和支持进入社区的分级诊疗预约网络,充分发挥像浙二这样的城市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引导示范作用。

  据了解,继今天携手江干区之后,浙医二院还将陆续开通96家协作医院和相关社区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预约系统”,在两年内把医院的预约挂号率提升到50%以上,为基层百姓铺就更便捷、精准的就医之路。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坐上直通车 吃下定心丸 2011-01-13 nw.D1000FFN_20110113_5-00016 2 2011年01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