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公立医院 真正姓“公”

——访省卫生厅厅长杨敬

  本报杭州1月12日讯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孙维 俞欣 

  

  备受公众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终于揭开面纱。经省政府同意,省卫生厅、省编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物价局联合制定并于近日正式下发《浙江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记者今天就此采访了省卫生厅厅长杨敬。

  公立医院,医改大难题

  记者:看次感冒要花上百元,开个刀动辄上万元……和看病贵相伴而生的,还有看病难。究竟是什么导致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杨敬:确实如此。先说看病贵。和全国一样,浙江看病贵问题同样严峻。近年来,我省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仅低于北京和上海。究其原因,既有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等不合理创收机制以及政府投入不足的因素。

  至于看病难,主要是指到大医院看病难。这里有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足的原因,更有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的原因。目前,我省90%的医疗卫生资源在城市,10%在农村,并且资源向城市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高,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进一步加剧了看病难。

  回归公益,破解看病贵

  记者:我省公立医院具体怎么改革?

  杨敬:强化政府卫生责任,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质,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这是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方向。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让老百姓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省将改革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创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过去,国家为了弥补财政投入不足,政策允许医院在购进每种药品时可以加价10%至15%,药品差价也由此成为医院的重要收入来源。今后,我省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逐步降低药品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同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群众就医负担逐步减轻。

  加大政府投入,是医院保障公益性质的关键。今后,我省将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日常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等公共服务经费。

  多管齐下,化解看病难

  记者:如何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杨敬:说到看病难,其实主要是指到大医院排队挂号难,找好的专家难,还有就是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繁琐。

  针对排队挂号难,我省将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就医,努力缩短病人就诊等候时间。

  根据计划,今年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都必须推出预约诊疗服务。同时,还要在全省推广通过社区卫生机构的责任医生预约大医院专家号,以及病人在社区卫生机构直接挂上级医院普通号的做法。

  针对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我省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境内外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以此增加全省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对于占用了较多公共医疗资源的VIP诊室、特种病房等特需医疗服务,我省规定,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不能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此外,还将探索实行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方便群众就医。

  解决看病难,既要进一步提高大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要强化大医院与城乡社区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扶持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健康发展。为此,我省将严格控制医疗资源过度集聚地区公立医院的总体规模,今后新增医疗资源主要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突出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发挥其在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公立医院 真正姓“公” 2011-01-13 nw.D1000FFN_20110113_4-00016 2 2011年01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