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洪波) 日前,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村党支部书记雷华亮使用“惠农卡”,从县城农业银行拿到了5万元贷款,解了茶园生产资金上的燃眉之急。素有“浙南林海”之称的丽水,过去两年间为200多万林农成功开启山中“绿色银行”,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52亿元,惠及8891户,没有发生一起不良贷款。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丽水市的林木蓄积量约占全省三分之一。2006年,丽水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当林农手握林权证后,金融部门的眼睛突然为之一亮:“青山作‘证’,不正是最好的贷款‘抵押物’吗?”于是,金融创新与林改在丽水走到了一起。
为方便林农贷款和降低金融机构风险,丽水在每个县(市、区)建立了以“三中心一机构”为核心的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即林权管理中心、森林资源资产收储中心、林权交易中心和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评价机构,分别负责林权贷款抵押物登记、贷款担保、森林资源流转交易、森林资产评估等事宜。针对林改实际和农村信贷需求特点,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还指导金融部门“量体裁衣”,推出了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3种林权抵押贷款模式。
丽水市委书记陈荣高表示:“森林是丽水最大的资源,全市2100多万亩林地,以每亩价值1000元计算,理论上能够盘活的融资总量可达210多亿元,可有效解决丽水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庆元县隆宫乡生水塘村村民鲍振平早已渴望资金,改造自家46亩毛竹林。2007年,当他得知林权可抵押贷款后,急着以30亩毛竹林作抵押得到了3万元贷款,分别投入到竹林抚育管理和竹林便道的修建。如今,他精心抚育的毛竹林长势喜人,每亩竹林每年至少增加1000元以上收入。
眼下,在丽水,许多农民利用林权抵押贷款的资金发展“农家乐”、外出开办超市、改造危旧房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