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风行享乐的年代,关于如何“活得更好”的话题与“给孩子减压”似乎相得益彰。除了老师和家长,有许多有权威和社会责任感的人都认为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要给他们游戏的时间,再给他们撒娇的时间,再给他们做点坏事的时间。这些论调十分正确,但总是被老师和家长斥之为“坐着说话不腰疼”。
家中幼子才上一年级,老师便规定了阅读量,每周至少看两本书。太太层层加码,要求再看两本。当我得知这个惊人的数字后,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如果孩子没有被书籍压垮的话,说不定期年之后会诞生一个博学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成就将超过我们家族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
但后来我就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孩子要看的四本书,文字量非常少,然而,堆在桌上,却足有十公分厚。书中的文字用的是大号字,还有整张整张的漫画和配图,阅读完一本书决不超过十五分钟。因此,不要说一周读四本,即使是读十本,也是一件颇为轻松惬意的事。
我开始对这种有着庞大体积,外表能吓死人的书籍感到“莫名其妙”。可出版商们则充满了“社会责任感”,说他们大批量生产这样的书籍,就是想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到阅读非常容易,非常快乐,然后慢慢地加深难度,引导他们去阅读更深奥的书籍。
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好主意,而且逻辑上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出版商们肯定忽视了一个阅读最基本的原理:阅读是一种独行,是需要心灵与之配合的既艰苦复杂,又快乐相伴的过程。当我们用简单快乐的阅读作为一种阅读取向的时候,我们不敢奢言这种阅读方式不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阅读习惯。也许我们太轻视“习惯”的强大作用了,以为这种大号字、大配图,将一个需要几千字才能真正表达出来的故事在几分钟内说完了,就能让孩子学到了知识。殊不知,这种“压缩饼干”式的阅读,没有思索、没有品味,也没有探索。一旦这种像电视动画片一样的阅读成为一个孩子的“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 这种“阅读”有点糟糕,因为它太过容易了,完全偏离了读书所需要的那种必要的努力。
这样的配图书籍的确给孩子、家长带来了放松和快乐。但孩子的阅读显然不能这样“放任自流”,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图案的阅读中。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任何有帮助的阅读都是需要付出气力的,没有体力、精力上深刻的经历,许多知识最后只能昙花一现,进入不了内心。
我八岁那年,通过拿着《新华字典》看《西游记》、《水浒传》,基本固化了我的阅读习惯,提升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使我的文字方面的能力也有别于当时的玩伴。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当年像看“天书”一样的阅读,我现在也许仍在浙北的小山村里,子承父业,在三亩自留地里播种着渺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