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石磊 记者 谢国平) 每当华灯初上,舟山定海文化广场人如潮涌,人们排成一列列队伍跳起广场舞,成为一道别样的海岛风景。据统计,全市有固定场所、固定人群的广场舞队伍超过100支,经常跳舞的人数在5万人以上。
“广场舞是5年前在定海文化广场发源并逐渐向四周海岛扩散的。”据文化部门介绍,广场舞由群众自编自创,是大众韵律操的翻版。这种舞蹈不拘姿式,不定人数,不限男女,也不分场地,只要舞者合着音乐节奏跳就行,简单易学。尤其是一些广场舞舞曲加入了舟山渔歌、方言小调,很受群众欢迎。“海岛群众夏夜都习惯出门纳凉,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成为海岛流行舞。”
“在舟山,从来没有一种舞蹈,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兴趣!”最早的广场舞组织者崔杏芝对广场健身舞的迅速兴起感叹不已。5年前,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她们在文化广场跳起了广场健身舞,当初参与者仅200人。而现在,她们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韵律健身舞就有60多套。她指指旁边的几位妇女:“你看,这位来自金塘岛,这位是六横岛的,那位是册子岛的,还有好多从其他海岛来的。我们这里已成为传播文化的基地了。”
天还没黑,东海深处的东极岛码头广场上已经非常热闹,几十名妇女和着舞曲,左旋右转,伸腿甩手,颇像扭秧歌。渔嫂何燕红说:“这段广场舞是岛上几位妇女从城里学来的。”她说,姐妹们白天劳作,晚上则和着潮声跳舞。
相比城里人为健身而舞,渔农村舞者更注重交流休闲。在普陀区塘头渔业村休闲公园内,翠娣等50多名舞蹈爱好者跳得正欢。翠娣说:“大庭广众之下蹦蹦跳跳,既能舒松筋骨,又能聚在一起说说话。”她告诉记者,现在不仅年轻妇女跳,一些老婆婆也加入了广场舞队伍,一些男士也跟着跳。
据悉,舟山市文化部门组织全市乡镇街道文化站干部和广场舞文艺骨干,举办广场舞培训班,通过文艺骨干带动和普及广场舞,制作有海岛特色的舞曲,把渔歌、号子等结合在舞曲里,使广场舞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