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四个博士的父母
· 一副对联研究十年
· 执迷《长生殿》的“夫妻拍档”
· 西溪湿地文化
的民间“掘宝人”
· 绵延五世的“藏书人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四个博士的父母
■丁耀忠 范学凤 文/图
  步入金婚的金春明、李振霞,把4个孩子分别培养成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的博士,被人们传为佳话。

  让书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朋友

  金春明和李振霞认为,家教的成功,源于他们对孩子深切的爱和得当的教育方法。现在有些家长总是心疼孩子,不肯对孩子有太高的要求,这是不对的。古人云:“取乎上,得乎其中;取乎中,仅得其下。”她的几个孩子无论男女,在他们开始学习之初,李振霞都对他们有一个高标准的要求。

  金春明说:“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乐在其中才能成为永不消失的内在动力。”老大、老二上小学,认识字了,家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老三、老四没上学,就买连环画给他们看。书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家中的藏书看完了,李振霞就从图书馆借书给孩子们看。哥哥看过书后把故事讲给弟弟们听,弟弟看完书也把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金侠和弟弟上小学一年级,放暑假因玩得太疯,两个人都没有写作业。开学前一天,这事被妈妈发现了,妈妈要求他俩一定要做完作业。那天晚上,他俩趴在煤油灯下,也不知写了多久,总算把作业做完了,写得手指都肿了。妈妈很心疼,帮他们揉手指,同时教育他们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后来,他们再没让妈妈费过口舌,总是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女儿金萤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迷上了画画,无论什么课她都画。老师向家长反映了这一情况后,夫妻俩一起找女儿谈话。面对父母的责问,金萤说:“我画画怎么了?老师提问我,我对答如流啊!”

  听孩子这样讲,金春明立刻说:“小萤,你在给谁学习?怎么一口一个她,你是在给老师学习吗?”两人又耐心地给金萤讲上课集中精力的好处,并告诉她,回家写完作业后可以画。经过这次谈话,金萤在课堂上不再画了,老师也没再提过意见。

  一个学习型的家庭

  勤奋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一直是金春明、李振霞和孩子们追求的目标。很多朋友都说他们的家是“一个学习型的家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金春明被打成“黑帮”,但他没忘记“把理想中最好的教育给孩子”。在“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的时候,他们给孩子们围起一块小小的“平静乐土”。金春明引导孩子们读书,给他们介绍《居里夫人传》、《红旗飘飘》、《三国演义》、《星火燎原》等书。小一些的孩子,就买连环画给他们看。

  他们还主张让孩子在学习上“多比较、找差距、赶上去”。这种比较要做到:和好的同学比不嫉妒,和差的同学比不歧视。有一天晚上,三兄弟一起收听英文广播,两个上高中的弟弟一边听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还翻译给一旁的妈妈听,而上大二的金煜却有些听不懂。他的脸涨得通红,难过地说:“糟了,我的英语掉队了,不如两个弟弟。”

  第二天,弟弟金侠、金延和妈妈商量,全家应该开个家庭会,讨论一下怎么帮助英语掉队的大哥。李振霞将这一想法告诉丈夫,金春明想了想说:“好,我主持这个会。”在学习方法上,金春明和李振霞认为博览英文原著,重视复述与背诵很重要。小三和小四从小开始互相讲英语故事,自己看书后一些单词不认识,讲得别别扭扭的,但两个人对读书却越来越感兴趣。他们提议让大哥也用英语讲故事。在大家的帮助下,金煜的英语进步很快。

  上世纪80年代初,金家孪生兄弟小三和小四双双考进北京市重点中学——人大附中。当时哥哥金侠因比弟弟金延高两分被编在一班,金延则分在二班。一年半后,金延的成绩一路上升,名列全年级前茅,而金侠则一路下滑,排到班里的末尾。金春明开完家长会回来,忧心忡忡。李振霞马上到人大附中找出金侠的各科试卷,她发现金侠严重偏科,物理考试每次只得四五十分。

  李振霞夫妇原来在孩子的学习上曾有“协定”,孩子们的历史学科归党史专家金春明辅导,政治和数理化由教哲学的李振霞负责。李振霞自感金侠物理差自己有责任,于是带着金侠的试卷找专家教授帮助“会诊”,专家们最后认为金侠目前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症结在于平时做题太少。找到了问题症结,那年的寒假里,李振霞坚持每天陪小三到中央党校教学楼补物理。在妈妈的帮助下,金侠的物理成绩渐渐追上去,进入班里的前十名。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金春明和李振霞夫妇在对四个孩子的教育中,基本没有打骂、严加管教的情况。他们与子女之间既是父子、母子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凡事坚持和他们讲道理。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有时要对他们进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他们夫妇有个原则:在饭桌上不批评,以免影响他们的食欲和健康;在客人面前不批评,以免影响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全家人在场时不批评,以免影响姐弟间的相爱与好感;孩子过于生气时不批评,以免“走火”伤害孩子。还有,批评孩子时,他们夫妇都能保持一致,从不一个嚷一个哄。

  有一句话给孩子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李振霞说,现在很多家长总是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对孩子的做人方面教育不够。做学问得先做人,做好人,才能做出好学问。

  现在,金春明、李振霞夫妇的孩子们出国已经十来年了。他们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我们在国外,爸妈不用惦念,你们过去教我们的那些做人的道理足够用了。”

  四个博士姐弟奉献给父母的不是房子、车子,而是博士论文、证书以及在世界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他们把证书、论文放在一个大红袋子里,袋上一行烫金的大字:“献给我们亲爱的父母和祖国”,这让他们的父母心中深感欣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四个博士的父母 ■丁耀忠 范学凤 文/图 2009-3-6 48256F32002924A64825751600343D90[A5-丁耀忠≈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