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四个博士的父母
· 一副对联研究十年
· 执迷《长生殿》的“夫妻拍档”
· 西溪湿地文化
的民间“掘宝人”
· 绵延五世的“藏书人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执迷《长生殿》的“夫妻拍档”
  [掘宝人物]:周膺,男,1961年出生于浙江建德,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学专业,现为杭州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晶,女,1970年出生于浙南温州,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洪昇是杭州文化历史上的一个骄傲,更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世界级文化名人。”在周膺夫妇俩的心目中,洪氏文化始终是他们共同研究的兴趣点。从良渚文化到西溪文化,再到洪氏文化,相同的研究课题使夫妇俩从八小时内到八小时外都有了谈论不完的话题。

  2004年,周膺从省城杭州来到余杭区挂职锻炼。素来爱好文化研究的他马上对当地的良渚文化入了迷,不久,《中国5000年第一证:良渚文化与良渚遗址》、《美丽洲:良渚文化与良渚学》、《良渚文化与杭州的缘起》在他手下陆续问世。一个偶然的机遇,他的兴趣开始转向西溪湿地和洪氏文化的研究。受丈夫的影响,在省社科院的夫人也转而与他一起“同心协力,同甘共苦”了。2007年开始,《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模式研究》、《杭州洪氏家族文化研究丛书》相继出版。

  一提到洪昇,周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洪昇可以说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号人物’,他的《长生殿》代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高峰。”说到个中缘由,洪昇不仅在剧本写作上颇有造诣,同时他也精通音律,“历史上,剧作家中能同时做到这两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所以洪昇创作的戏剧既有内容,同时也符合戏剧的表达形式。”

  翻开我国戏剧发展的历史,洪昇集十年之功创作传奇剧本《长生殿》,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我国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戏剧双壁。洪昇也与孔尚任一起被人们誉为“南洪北孔”。“说起来,洪昇和《长生殿》都与杭州有不少的渊源。”洪昇出生在杭州,少年时师从西泠十子,洪昇后来的思想和创作受他们的影响很深。总括起来,洪昇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杭州度过的,《长生殿》的创作想法形成于杭州,最后的完善、定稿也是在杭州。洪昇曾经写过很多西湖、西溪的诗词。到了晚年,洪昇因《长生殿》触犯清廷忌讳遭贬黯然回到杭州,在吟诗作赋之余不断完善《长生殿》。“康熙42年,《长生殿》在吴山广场演出,观者如云,演出效果不同凡响。这些研究发现,我妻子都收录在《洪昇与西湖》一书里面了。”

  平日里只要有空,周膺夫妇就会来到西溪考察,找村民了解调研洪氏文化。“几年如一日,在乡间地头也可以经常看见他俩的影子。”洪氏后人向记者透露。“洪昇生于杭州长于杭州,是我们杭州走出的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希望在以后杭州能培养出更多像洪昇一样的文化大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执迷《长生殿》的“夫妻拍档” 2009-3-6 浙江日报000132009-03-06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