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蓝天映衬满山的红柿,板栗笑开裸露着棕色的果粒,倒映在清洌的楠溪江,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我面朝如画的楠溪江,大口啃着新鲜出炉的麦饼,品尝味道鲜美的清蒸鲶鱼,敞开衣领让微风撩拨,人欲静且醉,身心享受极大的愉悦。
秋高气爽,是出游的好时节。黑色奥迪从温州渡口北上,在永嘉的山里面满山转悠。遇上乡俗人文,走马观花;或弯腰伸颈凝视山泉井的清澈,或仰头门前老宅的画梁雕栋,感叹春去秋来蹉跎岁月的流逝。
我们在大若岩的陶公洞、石柱附近不远的地方,找到路边的一家小吃铺,店主约二三十岁光景。门口的水缸养着从楠溪江抓来的水鲶鱼。仁兄问店主:“有什么好吃的,能否给我们烤几个麦饼?” “好的。”他爽快地应允,并招呼我们坐下等一会。
乡音难改,乡味仍旧。望着青花瓷大盘中切成的梅花形状的大麦饼,仿佛眼眸刹那间被吸引住了。瞬间3人同时伸出手,虽然已满头霜白,还像儿时般猴急。一口咬下蓬松软软的,浓浓烤麦味、干菜、肉末交合在一起,溢满了整个小房间。这就是大麦饼的特别之处。
我的仁兄50有几,是个生意人,体态已微微发福。夫唱妻随,他妻子是打理商场的一把好手。“麦饼比‘比萨’好吃。”夫妻俩异口同声赞不绝口。永嘉人吃麦饼由来已久,饼馅干菜、鸡蛋、肉末易粗制。碾出的麦粉要粗,馅要下得足,刚出炉的麦饼带着麦麸的清香,干菜味也特浓。
我带了点给家里人尝尝,夫人问:“这是什么? ”“这是月饼。”我说。“有这么大的月饼”? 夫人又问。我哈哈一笑。
乡里人巧手烤制的麦饼,宛若描绘一幅历史画卷,舞动着千百年来山里人的足迹。
听着扛着木头的山里人“哼着,哼着”长长的喘气回荡声;
听着挑粮人“哼着、哼着”,用档柱撑着一二百斤的粮食包靠在岩石边,他们簇拥在泉水旁喝着甘甜的山水,大口大口地啃着麦饼。
学子外出求学的布包中,商人挑着的竹箩框里……那麦饼寄托着多少亲人的牵挂和希望。
麦饼传承着山里人特有风俗,闻闻尝尝都是香的。
(潘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