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求学求职·旅游休闲
3  
PDF 版
· 9万吨级货轮设计主力是群大学生
· 中小学生近视率列入督导评估内容
· 食品安全不可大意 请加强自我保护
· 本报高校联谊会正式成立
· 浙师大科技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 袅袅飘香的麦饼
· 金秋绍兴,给你旅游新体验
· “你好,宁波东钱湖”展览开幕
· 武义清水湾沁温泉迎客
· 首届中国(温州)网络旅游节吸引全球目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海洋学院优化环境培养创新人才
9万吨级货轮设计主力是群大学生
  舟山船厂92500DWT散货船正紧锣密鼓地进入部件生产阶段,该船是目前舟山造船业中最大吨位的船舶,技术要求高,将出口欧洲。你能想到这艘重量级货轮设计的主创人员是一群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吗?

  舟山船厂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这艘船由舟山海之帆造船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设计,目前他们根据货舱区、机舱区分段出图,已开始组织生产。而舟山海之帆造船技术有限公司由扬帆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洋学院共同投资组建,公司的设计主力就是浙江海洋学院一群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据介绍,舟山船厂92500DWT散货船有30名专职设计人员,其中21人是海洋学院学生,船体室主任和舾装室主任也是学生担任的。海之帆公司的负责人对这些学生很满意,他说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很高,在公司技术人员、学校专业老师和扬帆集团工程师的培训与指导下已经逐步成熟,他们的设计得到了专家和船舶企业的认可。

  建立公司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海洋类高等院校,浙江海洋学院一直是浙江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在海洋经济日显重要的今天,学院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了要成为舟山打造全国最重要的海洋创新基地的主力军。为此,学院积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目前,学院已经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并建立了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船舶与临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海之帆公司正是浙江海洋学院立足海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之一。目前这个去年刚刚挂牌成立的公司已成为国内拥有船舶制造的CAD/CAM/CAE系统最齐全的科研机构,和浙江省最大的船舶生产设计企业。通过“海之帆”这个平台,公司与学校人才培养实现了有机结合,学校老师全程参与公司的设计工作,指导专业技术问题,参与员工的培训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学校的专业实验室外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设计工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能马上与实际设计工作相衔接;公司则可以直接到学校选拔学生,获得可用的人才。据介绍,学校计划把准备明年进入公司的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直接以设计船作为任务,将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

  立项资助引导研究和创新

  培养创新人才,造就创新的环境条件是基础。浙江海洋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主持科研项目。为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从2007年开始就着手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2007年全校共有47个项目列为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其中,理工农类28项,重点资助9项;人文社科类19项,重点资助7项。学校给予每个项目资助金额500-1000元;总资助金额达3万元。每个项目研究时间为1年,项目负责人将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按计划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采用分层培养激发创新活力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是浙江海洋学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另一种方式。学校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科技竞赛的教学及管理质量。同时,学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竞赛时,遵循“两个导向”原则。一是科普性导向,即竞赛要面向广大学生,使更多学生了解科技竞赛并参与进来;二是科研性导向,即各教学单位举办专业性强、水平高的科技竞赛。因此,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开设科技竞赛选修课。基础班,采用大班教学形式,以普及科技竞赛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提高班,采用小班教学形式,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竞赛班,采用小班教学形式,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通过分层次开设选修课,竞赛选手在科技竞赛提高班中产生,在学生有参赛意愿的前提下,择优录取。这种培养模式,使近年来,海洋学院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的人数逐年增加,参赛级别、获奖数量及层次明显提高。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省“舜宇杯”首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到目前止,该校学生共获国家级一等奖 4项,国家级二等奖1 项,省级一等奖39项,省级二等奖92项,省级三等奖98项,累计获奖为234项。

  记者 陈樱之 通讯员 童淑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求学求职·旅游休闲 00012 9万吨级货轮设计主力是群大学生 2008-10-6 浙江日报000122008-10-060003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