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数字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在浙大学生“三农”协会的1000多名会员中,绝大部分是非农专业学生。
“会员现已覆盖了全校所有院系,从构成来看,大概有四分之一是农学方面的学生,其余比较集中的还有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和人文专业的学生。”现任“三农”协会会长、经济学院国际经贸专业大二学生胡永强介绍说。
事实上,浙大学生“三农”协会的影响还播撒到了校外。2004年9月,不断壮大的“三农”协会开始向在杭的其他高校拓展,会员不断与自己在其他高校的中学同学沟通。“希望我们的关注成为大家的关注。”“三农”协会的老会员王鹏回忆说,经过3个月的努力,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四所高校的同学成立了各自的学生“三农”协会。同年12月5日,他们举办了首届在杭高校学生“三农”协会支农调研交流会。2006年12月,浙大学生“三农”协会还联合上海、江苏等地的高校,举办了长三角高校“三农”社团论坛。
一直以来关注并帮助学生“三农”协会成长的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向记者分析了这一“意外”现象的成因。
“为什么在高考时,报考涉农专业的学生并不多,但到了大学,许多非农专业的学生却表现出了对‘三农’问题的巨大热情?”黄祖辉认为,这一方面固然反映出现在农学专业不吃香,学生毕业后就业不够理想等现状,但从另一方面看,它却传递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不关注“三农”,在很多时候,他们是找不到了解农村的有效途径。
在黄祖辉看来,浙大学生“三农”协会从它由学生自发形成的性质来看,已经表达了学生对黄土地的牵挂,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一扇从“象牙塔”通往黄土地的大门。
“学生一个人要去农村有很多困难,怎么联系人、怎么下去都很难,更不要说长期坚持了。”黄祖辉分析说,浙大学生“三农”协会与一般的学生暑期下乡不同,它的关注具有持久性,并且会员之间可以有相互的交流和理念的碰撞,像之前由“三农”协会会员写出的《中国村官故事》一书,就是他们理性思考的成果。
“不仅仅是‘三农’协会,对于其他领域的学生社团,学校也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黄祖辉有个建议,学校和社会应该给类似“三农”协会这样的学生社团搭建服务平台,在经费、信息、社会关系等方面给予他们支持,鼓励他们走向农村、走向工厂、走向社区、走向生活,“最好是能提供他们一些具体的项目,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去调研,去思考。”
黄祖辉正在考虑怎样给“三农”协会以更多的支持。“我们已经决定,在我们研究院成立大学生‘中国三农’调研基金,同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田野调查指导委员会,每年选择有关‘三农’问题的主题,通过立项的方式,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调查,调研成果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系列丛书出版。目前正在考虑的调研选题包括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农民就业与创业情况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