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存相比,20世纪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族中最为年轻,人们容易忽略它们的重要意义。正如《无锡建议》所说:“人类社会步入新的千年,20世纪遗产保护日渐提到重要议程。20世纪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百年变迁和多元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感召力。在我国,20世纪遗产保护已逐渐进入工作视野,但仍未得到充分重视。认定标准的局限,法律保障的缺失,保护经验的匮乏,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20世纪遗产正在加速消亡,抢救保护工作日趋紧迫。”
长期以来,新建筑的诞生往往伴随着对过去时代建筑的否定和藐视。今天,一座高层建筑或一组建筑群的拆除与重建变得再普通不过。实际上,拥有数十年、近百年寿命的二十世纪遗产留存至今,实属不易。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厚古薄今”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误区。二十世纪遗产、尤其是功能还延续着的“活着的遗产”遭到轻视和抵制,导致大量二十世纪建造的厂房、学校、医院、名人故居、桥梁以及各类纪念物等成为推土机下的牺牲品,抢救保护工作日趋紧迫。
首都博物馆的研究员张燕向记者讲了一个案例:北京双合盛啤酒厂开创于1915年,是北京第一家啤酒厂,北京著名的百年老字号企业。2007年春天,工厂的地皮卖给了某房地产商,当张燕他们前去调查时,百年老厂厂址内拆得只剩下一座建于1915年的麦芽楼孤零零地立在那儿。而这座北京仅存的啤酒酿造业的旧民族工业遗迹——“麦芽楼”,在那年劳动节前夕也在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这座老楼带着百年的历史,消失在工地的粉尘中了。我们只能深深地叹息!”张燕语气沉重。
“二十世纪遗产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特色和精神,如果我们身处宝山而不自知,不把其中最典型、最珍贵的部分保护下来,其承载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信息将会受到损失。”单霁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