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里所说的五个“化”,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其中的“国际化”,对许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国际化涉及加强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各方面。但此文将主要以经济的国际化为切入点做些分析和解读。
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内涵上来说,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从外延上来说,则是人类不断扩展自己的活动范围,冲破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局限,从狭窄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的过程。随着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不断改进,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全球化的现象日益发展,终于到当今世界成为不争的基本事实。
国际化就是与这种全球化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
从超越国家界限而相互联系、相互流动、相互影响来说,国际化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全球化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更侧重于指代那种世界范围内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超越经济、政治、文化差异和地理分割,趋于形成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体的一种全球整合现象。与国际化一样,全球化的内容本身范围非常广泛,但发展较为迅猛和突出的是经济全球化。所以,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主要也就是指经济全球化——一种包括市场、资本流动、贸易和信息一体化在内的全球性经济联系和整合现象。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所以日益形成了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
因此,经济国际化指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它反映的是一个相对封闭或有限开放的国民经济走向高度开放的途径和结果。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行体的过程,是一个更大规模和更紧密合作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和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和延伸到全球范围的结果,是全球范围的国际化。
当今世界的每一个国家,都处在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变动和潮流之中,就其态势来说,是无法阻挡和躲避的。唯有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和参与,才是上策。但不同国家,参与全球化的方式、内容、程度,根据自己的国情,都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应有一个渐进参与和适应的过程。在这种参与和适应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就是一种现实和循序渐进的选择。在全球化中推进国际化,在国际化中参与全球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日益紧密联系的过程。
国际化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重要态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已经日益紧密地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双方的依存度都到了相当的水准,中国经济在世界上越来越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也愈益广泛地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
国际化,尤其是经济国际化,就是这种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这种态势,突出地表现在: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多;“走出去”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对外人员交往和流动越来越多;文化合作与交流日益深入;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发展这样几个方面。
中国与世界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正在出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不仅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上的现实,而且这种“离不开”的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中国的国家利益已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这种联系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发展,在继续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利用国际的市场和资源,需要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国际化的先锋和重点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了快速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200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居世界第18位,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对外直接投资国。
目前境外中资企业的经营领域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农业合作、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方式也由早期的建点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多种形式。
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各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加工贸易大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海外投资办厂,带动了我们的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了我们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
我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地需要的成熟技术,转移部分产能,既解决了国外市场的需要,又提升了我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实现双赢。近年来国际化经营的一个重点,是加强境外资源能源开发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取得新进展。我国已与30多个国家建立资源能源长期合作关系。
此外,在国际化经营的基础上,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中国的跨国公司。通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显现,全球竞争、销售网络正在构建。
事实证明,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可以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现代经营模式;可以学习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资源在国内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合作与并购,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网络,改变单纯依赖国外中间商的局面,并为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开发设计和研发体系创造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新一轮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产业转移不断加快。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肩负着新的历史任务。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协调发展,加快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整体水平,推动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