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杭州竹篮
· 天姥山拾翠
· 向左向右
· 《三字经》和
现代公民意识
· 茉·莉·花
· 身边的英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字经》和
现代公民意识

□沈善增
  今天在网上看到郭松民先生的文章《〈三字经〉培养不出现代公民》,题目很吸引眼球。就点击来看。原来事情的缘起是,“日前,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公示,宁波的徐福东渡传说和《三字经》入选,使得《三字经》再次引起众人的关注。一批来自北京、浙江等地的专家学者,在参加宁波有关方面主办的‘王应麟与《三字经》学术研讨会’时发出呼吁:让《三字经》尽快走进中小学校园。”郭松民先生就针对专家的呼吁,提出了“《三字经》培养不出现代公民”的观点。

  作者一上来先肯定“让中小学生重读《三字经》,是有一定的正面意义的。放眼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都无法完全抛弃传统,只有实现传统文化、精神、道德与现代社会的协调,才能平稳地完成现代化。《三字经》作为古代的‘蒙书’,以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琅琅上口的韵文形式而影响深远,是一份我们应该继承的文化遗产。”文章甚至主要并不是因为《三字经》中“包含有不少封建性的糟粕,已经不适合再让儿童学习”而反对《三字经》进校园,而是以“《三字经》的最大问题,还是只强调人的道德义务,对权利根本就付之阙如”的理由,反对中小学生读《三字经》。郭先生论述:“我们建设现代国家所需要的现代公民,和传统‘臣民’‘子民’最大的区别恰恰就在于,现代公民不仅是一个义务的主体,更是一个权利的主体……为今之计,当前最急需进校园的不是《三字经》,而是一册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公民权利读本。没有现代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他的话真是一点不错,《三字经》里绝对没有现成的培养现代公民权利意识的内容。但岂止是《三字经》,其他的古籍经典《老子》《论语》《庄子》中也不会有培养现代公民权利意识的内容。就是西方古代的经典著作,也不会有培养现代公民权利意识的内容。因为西方古代社会,即使有“公民”,也不同于“现代公民”,古代“公民”的权利意识,也一定不同于“现代公民”的权利意识,否则,只要说“公民”权利意识就够了,何必在“公民”之前冠以“现代”?以此为最大的理由,把《三字经》挡在中小学门外,不是也同样可以把一切中外古代经典拒之门外吗?他说:“为今之计,当前最急需进校园的不是《三字经》,而是一册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公民权利读本”,好像《三字经》与“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公民权利读本”之间,两者只能取其一,不说冰炭不相容,至少也像竞标似的两者只有一个可中标进校门。

  说到培养现代公民,我觉得论述中也有偏颇之处。我认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相应的,相表里的,均衡的,不能说哪个比哪个更重要,就像不能说手心和手背哪个更重要,也没有必要强调哪个压倒哪个。如果说,这样提出问题,是由“子民”和“臣民”的比较而来的,那么,作这样的比较,其实是不合逻辑的。“子民”既是义务主体,同时也是权利主体。任何一个社会角色,都是义务主体与权利主体并存的。只是“子民”的义务和权利,与“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不同罢了。但他们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一定是相均衡的。“子民”和“公民”两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可以作比较,但通过比较,得出公民“更”是权利主体,则是偷换了概念。中国古代子民有句话:“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又说:“士为知己者死”,也就是说,士不必为不能知遇、重用自己的人去死。现代公民有保卫祖国的义务,就因为他享有国家主人翁的权利。而“子民”就没有保家卫国的义务,外敌入侵,“臣妾逋逃”,树倒猢狲散是自然的事。现代公民如果大敌当前,临阵脱逃,则是要受谴责的。所以,培养现代公民必须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起讲;“认识你自己”是个现代公民,必须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权利。把道德义务教育和权利教育对立起来谈,认为“一本好的公民权利读本”就可以起到“让每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公民”的作用,窃以为是包含有某种偏颇的。

  我对《三字经》本来不熟,读中小学时,课本里没有《三字经》,知道《三字经》是文革中因为对它的批判,也不过只言片语。譬如《三字经》,你说有糟粕,需改造后让中小学生读,或者在辅导学生读时,加以正确引导,这意见我能认同。而扯到“对权利根本就付之阙如”的高度,断言“培养不出现代公民”,从而实际上把一切中外古籍经典都扫地出门,这就不能坐视了。我们这代人,见到过大言欺世的祸患;见到过以革命的名义糟蹋革命,以科学的名义搞伪科学。所以,在看到某种片面性时,要求自己出来说几句,我想,这也是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三字经》和
现代公民意识
□沈善增 2007-12-21 浙江日报000152007-12-2100019 2